第7章_通风第二讲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_通风第二讲祥解.ppt

* * * * * * * 7.4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7.4.2 风道 风道的布置应在进风口、送风口、排风口、空气处理设备、风机的位置确定之后进行。 二. 风道的布置 三. 风道的水力计算 (1)根据通风系统平面布置图绘制系统轴侧图; (2)选择风道的各管段的流速值; 7.4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7.4.2 风道 (3)计算各管段的断面积F; (4)求出计算管路的阻力损失; (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6)求出最不利计算管路的总阻力损失,并以此值来选择风机的型号和规格。 7.4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7.4.3 室内送、排风口 图7.40 两种最简单的送风口 (a)风管侧送风口 (b)插板式送、吸风口 图7.41 百叶式送风口 (a)单层百叶风口 (b)双层百叶风口 图7.42 空气分布器 圆形 方形 侧吹 斜面出风 7.4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7.4.4 进、排风装置 左送右排 一. 室外进风装置 图7.43 塔式室外进风装置 (a)墙壁式 (b)屋顶式 图7.44 墙壁式和屋顶式进风装置 7.4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7.4.4 进、排风装置 二. 室外排风装置 图7.44 室外排风装置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 建筑通风概述 7.1.1 建筑通风的任务 7.1.2 空气的参数和卫生条件 7.1.3 通风方式 第7章 通风 7.2 机械通风 7.2.1 局部通风 7.2.2 全面通风 7.2.3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7.2.4 空气质量平衡和热平衡 7.2.5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7.3 自然通风 7.3.1 自然通风系统的形式 7.3.2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7.3.3 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 7.3.4 进风窗、避风天窗与风帽 7.3.5 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的配合 第7章 通风 7.4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7.4.1 风机 7.4.2 风道 7.4.3 室内送排风口 7.4.4 进排风装置 7.3  自然通风 7.3.1 自然通风系统的形式   一、自然通风的形式 1.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2.管道式自然通风; 3.渗透通风。 图7.19 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图7.20 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图7.21 利用风压和热压的自然通风 图7.22 管道式自然通风 7.3  自然通风 7.3.2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一、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质量流量G为: 通过窗孔的空气体积流量L: 通过窗孔的阻力△P与流速V的关系: 7.3  自然通风 7.3.2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1)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上下送两边排 窗孔b的内外压力差 7.3  自然通风 7.3.2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1)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若以中和面作基准,则有中和面余压ΔP0 = 0,各窗孔的余压为: 图7.24 余压分布规律 7.3  自然通风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