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一 章?? 解 表 药 一.概 述 解除 表邪 解 发散 表 疏散 表证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 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 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二.药 性 1. 味多辛(桑、蝉除外),能发散 2. 多归肺(主皮毛)、膀胱经(主表) 3. 质轻善走表 4. 升浮 三. 分类与功用 发散风寒 治风寒表证 部分兼治痹证、喘咳、 发散表邪 水肿、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 发散风热 治风热表证 治疗表证 部分还可治风热所致目赤 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及 风热咳嗽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苔薄白、脉浮) 四.配伍原则 1.根据四时感邪的不同,进行选药配伍 春季:风热、风温—发散风热药 +清热泻火、解毒药 阳暑,发散风热药+解暑药 夏季 阴暑,发散风寒药+化湿药 秋季 凉燥,发散风寒药+润燥药 温燥,发散风热药+润燥药 冬季: 风寒,发散风寒药+温里药 2.体虚外感,扶正祛邪,解表药配 气虚——补气药 血虚——补血药 阴虚——养阴药 阳虚 补阳药 五.使用注意 1.但热不寒,病不在表而在里,不宜使用 2.取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以免伤阴 亡阳。 3.虚汗、疮疡、淋病、失血者当慎用。 4.因时、因地、因人而权衡用量的轻重。 5.味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煮沸 10’~15’为宜),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而 降低疗效。 ? 六.汗法的作用机理 1.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 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 抑制细菌和病毒,以及加强吞噬细胞的防御 能力等。 2.通过发汗和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 退热作用。 3.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 谢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 4.通过发汗和全身循环的加强,增加肾小球过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 七.适应范围 感冒、流感、麻疹、腮腺炎、流脑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以及急性肾炎、急性风湿热、急性结膜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产褥热等临床各科的疾患。 ?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一.性能特点 1.性味: 兼苦味—麻黄、羌活、苍耳子 多辛温 兼甘味—桂枝、防风 (柽柳性平) 2.归经:多入肺、膀胱经 3.毒性:细辛、苍耳子有小毒 二.功用: 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 (1)作用和缓者,称为疏表或疏散表邪; 善祛除肌表风邪以治疗表证恶风、鼻塞 流涕或风疹、皮肤瘙痒等外风证者称为 祛风解表或疏风解表 (2)发汗作用明显,可使邪随汗解,又称为 发汗解表; (3)少数药物称解肌 麻黄为麻黄科亚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麻 黄 性味:辛、微苦,温。 功用: 1.发汗解表: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感冒。恶寒发热、无汗、 脉浮紧)。每与桂枝相须 为用,如麻黄汤 “六淫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拒闭,营卫气血不利,故谓之实。” “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 自《本草经集注》起即称誉为“伤寒发表之第一药” “夏月不用麻黄”、明李士材“麻黄,夏秋不可轻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 2.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喘咳证 (1)风寒实喘 三拗汤 (2)外寒内饮者 小青龙汤 (3)邪热郁肺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每与杏仁配伍,宣降结合以顺肺气) 前人素有“麻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8J81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pptx VIP
-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小学艺术造型·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VIP
- 非发酵菌鉴定—假单胞菌属的鉴定(微生物检验技术).pptx
- 《因式分解》单元教学设计.pdf VIP
-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课件.pptx VIP
- 五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docx VIP
- DBJT15-101-202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广东省).docx
- DCS控制室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导写及范文.docx VIP
- FANUC 31i-B参数说明书(详细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