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吾拉勒成矿带西段铜矿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的分析.pdf

阿吾拉勒成矿带西段铜矿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的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tudy on the Metallogenic Setting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copper Deposits in Western Awulale Mountain, Xinjiang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Candidate:Zhao Jun Supervisor:Prof. Mao Jingwen Vice-superviso: Prof. Zhang Zuohe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 摘 要 新疆阿吾拉勒山西段为晚石炭世—二叠纪的陆相火山岩区,区内分布众多与陆相火 山作用有关的铜矿床(点)。本论文对该区二叠纪火山岩、次火山岩和侵入岩进行了详 细的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对花岗岩类侵入岩开展了LA-ICP-MS 锆石U-Pb 测 年分析。同时,对区内5 个典型铜矿床(点)进行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对比研究、流 体包裹体和碳、氧、硫、铅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区铜矿类型进行了重新 划分,讨论了不同类型铜矿床的成矿机理和成矿环境,总结了区域铜矿成矿规律,建立 了成矿模式,并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 1.阿吾拉勒山西段下二叠统陆相双峰式火山岩、次火山岩和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以 碱性和偏碱性系列为主,整体高Na O、高Al O 、低TiO 、富碱,亏损Nb 、Ta 。三类 2 2 3 2 岩石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因和岩浆来源,其中,下二叠统玄武岩以碱性玄武岩为主,来源 于弱亏损地幔,并受到了少量下地壳物质的混染;次火山岩来源于前寒武纪基底物质(老 地壳)的重熔,流纹斑岩兼具S 型和A 型花岗岩的特征;中—酸性侵入岩可能来源于玄 武质下地壳的熔融,但有较多石炭纪岛弧火成岩(新地壳)的加入,花岗岩类为I 型花 岗岩。 2 .该区晚古生代晚期的4个花岗岩类岩体锆石U-Pb年龄结果介于278.2±0.8Ma~ 312.9±1.3Ma之间,与区域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一致。但是,这些 岩石中含有较多的继承锆石,其年龄值主要分布在早石炭世—晚石炭世之间,可能代表 了源岩中加入了石炭纪火成岩的物质。 3 .群吉萨依辉绿玢岩中含有大量继承变质锆石,其年龄值较一致,介于 1781.2±7.7Ma~1807.1±5.1Ma之间,平均为1794.8±4.7Ma,这是西天山地区目前获得的 最老的锆石年龄。109矿区流纹斑岩中的继承变质锆石年龄结果也存在750Ma~1254Ma (6个)和1739Ma~1961Ma (4个)两组年龄。尽管这些锆石均为继承变质锆石,但与 前人获得的西天山前寒武纪变质岩Nd模式年龄、岩浆锆石年龄和变质事件时代较为一 致,说明该区不仅存在早元古代晚期的结晶基底,而且早二叠世次火山岩的形成还与这 些前寒武纪基底岩石密切相关。 4 .重新对阿吾拉勒山西段的铜矿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其简化为次火山岩型和热液 脉型两种类型。次火山岩型铜矿床(点)产出于中、南部地区,赋矿地层为下二叠统底 部或上部火山岩地层,受火山机构中的次火山岩体和断裂破碎带控制,成矿流体规模较 I 小,形成于较“干”的地质环境,成矿物质以地幔或深部岩浆源为主;热液脉型铜矿床 (点)产出于北部地区,赋矿地层为下二叠统顶部火山岩地层与中二叠统沉积地层接触 面附近,成矿流体为一种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由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形成, 规模较大,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但以地幔源为主。 5 .该区晚古生代晚期的裂谷演化持续时间可能较短,早二叠世是其主要阶段,早 二叠世末期曾形成很小范围的海盆环境。但中二叠世以后,构造环境由拉伸转为挤压, 裂谷演化终止。因此,该区的裂谷为一规模较小的不成熟裂谷。区域成矿与裂谷演化具 有空间一致性。裂谷演化导致的陆相火山活动为铜矿的形成提供了矿源层。矿源层的差 异、控矿构造的不同以及火山活动的强弱决定了在裂谷带南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zc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