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岷县寨上超大型金矿成矿作用的分析.pdf

甘肃省岷县寨上超大型金矿成矿作用的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tudy on the mineralization of Zhaishang Super large gold deposit in Min County, Gansu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Zhang Yongwen Supervisor:Prof. Qian Zhuangzhi Senior Engineer. Liu Minwu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 i 摘 要 来源:本课题依托武警黄金第五支队普查项目《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岩金普查》、 科研项 目《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床成因机制研究》、《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床金的赋存状 态研究》。 目的:本项申请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金元素的分布规律研究,金元素 的迁移规律研究,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进一步开展金矿脉的时空分布规律研 究,进一步从微观到宏观研究金的成矿机理。为矿区的找矿提供理论指导。 理论基础: 方法:1、金元素分布规律研究。收集寨上矿区 1/20 万、1/5 万水系沉积物数据, 收集 1/万地化剖面及钻孔岩芯原生晕数据及图件,制作金等值线图;收集 1/5 万地质 矿产图,综合分析金元素的水平、垂直分布规律,研究元素的迁移规律; 2、金矿物的赋存状态。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衍射等测试手 段,分析不同类型矿石中金矿物的矿物学特征,测试不同赋存状态中金矿物的成分线、 面变化规律,达到掌握不同类型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金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金矿 物的矿物学特征; 3、金矿脉的时空分布规律。收集寨上矿区已发现的 32 条金矿脉的地质资料,以 及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分析金矿脉与地层、构造、脉岩的空间关系,研究金矿脉的形 成机制。 4、金形成机理研究。通过研究金元素的分布规律,研究不同矿段不同类型矿石中 金矿物的变化规律,研究金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金矿脉的形成地球化学背 景,分析金形成机理; 主要成果和结论,特别是新见解 、新方法和新成果: 1 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寨上矿区位于山阳-礼县断裂带西端,受期次级断 裂控制。区域地层为泥盆系-二叠系地层,赋矿岩性为“炭泥硅”质板岩,对金矿物有 吸附作用。区域岩浆活动较强,尤其在矿区内已发现了中酸性脉岩,对金矿的形成有 很大的影响。 2 寨上矿区内共发现金矿脉 30 条,圈定矿体 26 个,累计探获(333+334)资源 量 103000kg。寨上金矿床的形成总体上经历了沉积-成岩期、构造-热液叠加成矿期和 表生氧化期三个期。本次重点研究了构造-热液叠加成矿期,划出四个成矿阶段,并将 i 多金属硫化物-金-石英-碳酸盐主阶段 (Ⅲ)细划成三个亚段:复硫化物及硫化物亚阶 段、硫盐亚阶段、碲化物亚阶段。 3 研究了区域 1:20 万、1:5 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发现异常总体呈成群成带、窜珠状 分布,1:1 万土壤测量异常呈北西向展布,与断裂构造吻合较好。原生晕异常显示,Au 、 Ag 、As 、Sb 元素在碎裂岩及碳质板岩中含量明显高于长石石英砂岩及钙质板岩;矿脉 走向上微量元素分布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在不同地段分配不均又分段富集的特征。 4 对矿区的重点矿脉进行采样及室内显微镜下鉴定,尤其是通过电子探针测试,研 究了矿区的矿物特征,并对矿区金属矿物进行了分类研究。划分了硫化物、复硫化物、 硫盐、碲化物、含氧矿物等。重点研究了复硫化物中的黄铁矿的矿物特征及其含金性, 得出:围岩中黄铁矿呈草莓状、莓球状、圆球状、立方体等晶形,颗粒相对较细小。矿 石中黄铁矿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他形粒状、细-网脉状,颗粒相对较粗;草莓状、 立方体黄铁矿含金性较差,他形粒状、细脉状、五角十二面黄铁矿含金性较好等规律。 本此研究首次对寨上矿区的硫盐矿物进行研究,划分出铜的硫盐矿物和铅的硫盐矿物。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鉴定出铅的硫盐矿物,分别是脆硫锑铅矿、砷硫锑铅矿、斜锑铅矿。 探讨了硫盐矿物的地质意义,认为硫盐矿物是寨上金矿的重要的与金关系密切的金属矿 物之一,是载金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whx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