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小石城山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小石城山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小石城山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②作者主要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写?试用一个字概括。 奇 ③小石城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课文中划出来。 景物描写 山石:横当其垠。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 ) 土堡: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 山洞: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激越,良久乃已。( ) 树竹: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 特点: 形态美、奇 形象美 有情趣,声音之美 简洁,生动 简明、生动,突出了形象美。 此段文字的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第一条路写得简略,第二条路写得详细。 ⑦举例说明这段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记叙,例如:“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描写,例如:“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见。” 研读第二段 ①在作者眼中到底有没有“造物者”呢? 没有,从“神者傥不宜如是。”一句,以及对“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这两种观点的不相信都可看出。 ③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身世之慨”? 作者对小石城山的被冷落深表惋惜和不平。作者为小石城山叫屈,亦为自己叫屈,用曲笔表达了因身遭贬逐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流露出渴求摆脱现状以施展才能的心态。 文章主旨 文章以凝炼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观景物,并借以抒发了自已被贬于荒远之地,不能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悲愤心情。 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聩不明的强烈讥刺。  文章特色 ⑴凝炼而生动的语言 ⑵后半篇的议论抑扬宛转,余味无穷。 ⑶將个人的身世之感放入山水景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本文的象征手法,即物我相融的具体表现 小石城山被冷落象征着什么? 柳宗元遭贬不遇的处境 小石城山上的幽景奇观象征着什么? 柳宗元峻洁孤高的人格 *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包括哪八大作家呢? 对于其中的柳宗元,大家知道多少呢? 我们以前曾学过他的哪些作品呢?(《始得西山宴游记》、《捕蛇者说》、《江雪》)??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感悟文章遣词造句之美,品味作家笔下的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 3、?体会作者被贬后游历山水触景生情时的感慨。 重点难点 ?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翻译浅易文言文。? 2、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 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著有?《河东先生集》,在散文上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革命失败后,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司马为编外闲职,实为流放之别名。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因此,后人又将他称为“柳柳州”或“柳河东。”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形体孤独寂寞、性格清高孤傲的老渔翁的形象。 老渔翁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江雪》诗正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其父柳镇,是一位正直而富学识的中下级官吏;其母卢氏也很有文才。 柳宗元四岁读书,十三岁就能写出漂亮的文辞。二十一岁中进士。年轻的柳宗元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有很高的声誉。 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 唐宪宗李纯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司马为编外闲职,实为流放之别名。柳宗元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自贞元二十一年(805)起,在永州谪居十年。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顿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独寂寞抑郁的十年。 一代文豪,十年楚客。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十年,却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柳宗元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取得了一生中作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 他写诗抒发自己的孤寂苦闷之情, 还写出了《三戒》、《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寓言、散文和史传文学作品,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疾苦。 最为出色的是他寓居愚溪五年中所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