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拨穴通络推拿手治疗肩周炎的应用性研究
川删圳㈣㈣圳Ⅲ㈣Ⅷ洲
目 录 Y2582242
中文摘要…………………………………………………………………………一1
英文摘要…………………………………………………………………………一3
英文缩写…………………………………………………………………………..6
研究论文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应用性研究
前言………………………………………………………………………………………7日lJ吾……………………………………………………………………………………………..7
材料与方法………………………………………………………………….7
结果……………………………………………………………………………………………13
附图………………………………………………………………………….16
1
附表………………………………………………………………………………2
讨论…………………………………………………………………………………………….26
结论…………………………………..……………………………………………………..34
参考文献…………………………………………………………………….34
综述 近年手法治疗肩周炎方法的总结回顾和分析…………………37
致谢………………………………………………………………………………”46
个人简历…………………………………………………………………………·47
中文摘要
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应用性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以寻
求一种非药物疗法治疗肩周炎中操作更简便,疗效更显著的治疗方法。
科门诊60例的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分别采用中医、西医关
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作为纳入标准。将所纳入患者按病历号随机分为两
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
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VAS评分、肩关节疼
痛变化计分、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范围的变化计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
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评价指标
VAS评分,肩关节疼痛变化计分、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范围的变化计分’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一般资料和
各项观察指标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通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AS评分、肩关节疼痛变化计分、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范围的变化计分,
中医疗效评分,应用统计学分析,对“拨穴通络”推拿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
所有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两样本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
Wilcoxon符号秩检验。
结果:经两个疗程(一疗程10天)治疗后,两组患者肩部VAS评分、
肩关节疼痛变化计分、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范围的变化计分均做前后比
较,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肩部VAS评分、肩关节疼痛计
分和肩部功能活动度计分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脚.05),
表明经治疗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降低肩关节VAS评分,提高肩关节疼
痛程度计分、肩功能及活动度范度计分;但经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
组患者治疗后肩部VAS评分、肩关节疼痛计分和肩部功能活动度计分(组
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处理P0.05,表明在降低VAS评分,提高肩关节
中文摘要
疼痛及功能活动度计分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中医疗效评分标
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胗O.05),但治疗组
治愈率和显效率均大于对照组,说明两种疗法均可有效的治疗肩周炎,但
在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方面治疗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对
昭鲴.
,、、、—CLk’
结论:
1通过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治疗后数据分析对比得出中国传统推
拿治疗肩周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易于被接受。
2通过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前治疗后总积分的对比分析得出,拨穴通
络推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幽门螺杆菌om22、hpaA及融合基因克隆与表达产物免疫保护作用研究.pdf
- 帕病2号方对帕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机制.pdf
- 幽门螺杆菌icA基因相关的致病机制.pdf
- 幽门螺杆菌细胞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pdf
- 幽门螺杆菌超氧物歧化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pdf
- 广东省居民异常压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类树研究.pdf
- 广东省华支睾吸感染所致肝胆疾病经济负担研究.pdf
- 广州城郊妇女产期饮食行为与健康状况的横断面研究.pdf
- 广西HIV-1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评价.pdf
- 广西南宁市16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瞻性队列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