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血消瘿方治疗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
日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病因病机及与血瘀、痰凝的关系。
观察活血消瘿方治疗结甲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检测结甲病
人外周血中几种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结甲发病的分子机制。观察活
血消瘿方治疗后上述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初步探讨活血消瘿方治疗
结甲的作用机制。
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方法如下:
1.理论研究:分析、整理古籍文献,结合现代临床治疗经验,比较
不同医家对结甲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综合分析现代
医学对结甲病因、病理的认识和治疗的经验,寻找研究的突破点。
2.临床疗效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结甲(血
口服)和对照组(n=45,予以优甲乐片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2
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相关指标(包括相
关症状及体征、甲状腺的体积及结节的最大直径及结节数目、甲状腺功能
等),并作比较分析。
3.临床机理研究:选取本课题第二部分试验组中的完成6个月规范
治疗的结甲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在门诊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30
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一D1(TGF-D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I(IGF-
I)、白介素-1p(IL-1
的水平。每个指标分别进行病例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活血消瘿方治疗
前后水平变化的比较。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①活血消瘿方对结甲患者生
D
④活血消瘿方对结甲患者免疫调节因子(IL-1D、IL-6及TNF)的影响。
从而初步探讨结甲发病的分子机制及活血消瘿方治疗结甲的作用机制。
全部数据均使用SPSSl3.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土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果:
1.理论研究表明:中医一般将结甲类属于“瘿病’’、“瘿瘤”范畴。
中医医家普遍认为结甲主要因情志失调、水土失宜、体质因素等引起气机
郁结、瘀血阻滞、痰浊凝滞及气、痰、血交阻于颈前而成。对本病结节成
因提出气滞、痰凝及血瘀的病机。遣方用药有一定规律性,主要以理气化
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现代医学对结甲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一
般认为其发病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垂体-TSH分泌增加,TSH不断刺激甲
状腺而使甲状腺反复或持续增生,甲状腺组织长期反复增生与复旧不平
衡,纤维组织增生分隔使甲状腺组织形成多发结节。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
许多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结甲的发病、病理过程。结甲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尚不明确。西医对结甲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和甲状腺激素抑制等药物治
疗,但都存在缺陷。因此寻找更安全、有效和方便的结甲治疗药物仍是一
个有意义的课题。近十年的研究报道显示,许多中药方剂治疗结甲具有较
好的疗效,但大多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关于中药治疗机制研究鲜为报道。
2.临床疗效研究显示:2个疗程结束时,可供统计的有效病例:试
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
(1)两组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2个疗程为90.2%,1个疗程
为7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尸0.05)。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疗程与疗效的关系:两组2个疗程均较1个疗程治疗效果好。
(3)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的体积和结节最大直径均较治疗前降低,有显
著性差异(尸0.05)。两组间治疗后甲状腺的体积无显著性差异(尸
0.05);而结节的最大直径试验组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尸0.05)。
Ⅱ
(4)两组结节大小与疗效关系: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结果显示,两组
有效率:治疗前结节直径小于2cm2-4cm4cm以上者。
(5)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尸o.05)。
(6)毒副作用:试验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o例出现不同程度
的13干、烦躁、失眠,其中4例出现心悸、发热等症状,其毒副作用发生
率为25%。
3.临床机理研究显示:
消瘿方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时有所下降,但较治疗前无显
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时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
计学意义(尸0.05)。
清TGF-D
I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时有所下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橙皮果胶提取工及其理化性质研究.pdf
- 模糊数学在膝关骨性关节炎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pdf
- 樟芝菌丝体发酵富硒工艺条件研究.pdf
- 正己烷对血-神屏障通透性及神经生长因子与其受体影响的研究.pdf
- 正己烷致周围神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初步研究.pdf
- 正己烷慢性外周经毒性的生物标志研究.pdf
- 武昌区0--6儿童中医体质调查与干预模式的研究.pdf
- 武汉市饮用水有提取物富集技术及其遗传毒性研究.pdf
- 母体孕期低水平暴露对子代学习记忆功能及其脑海马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pdf
- 母体孕期低水平暴露对子代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与海马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基因关系的研究.pdf
- 流动人口适宜避节育技术推广干预研究.pdf
- 活血化瘀法对慢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影响的研究.pdf
- 济宁市2007城乡居民死亡状况的研究.pdf
- 海兔素在肝微粒中酶动力学及对酒精损伤大鼠FasFasL、TNF-α表达影响研究.pdf
- 海生多糖肽制剂小鼠肿瘤放疗和化疗的影响作用研究.pdf
- 海珠抗纤方治疗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和机制探讨.pdf
- 海珠益肝加味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pdf
- 海兔素改善大鼠精性肝损伤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pdf
- 海南省黎、汉族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行为:流动经历、社会性别和社区环境的影响.pdf
- 海藻溴酚化合物糖尿病大鼠肾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