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测量理论在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中的应用
博士学住论文
现代测量理论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
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中的应用
博士研究生:潘海燕
指导教师:丁元林教授
万崇华教授
摘要
【背景】
慢性病生命质量量表的开发研究是近年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领域的研
究热点,是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价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目
前,慢性病生命质量的量表虽已有多种,但在量表开发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量表研究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2)国外专家开发的相关量表没有完全
体现中国文化背景,急需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量表;(3)量表评价筛选
多建立在经典测量理论基础上,现代测量理论鲜见应用于生命质量测定领域。
鉴于此,本课题组从2003年即开始进行慢性病生命质量量表体系的研究,
并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课题组在借鉴现有的慢性病量表
基础上,以共性模块与特异性模块结合的量表开发方式,系统、独立地开发了
oflifeinstrumentsforchome
我国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uality
disease,QLICD)。该体系包括一个可以用于各种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共性
模块(QLICD-GM)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8种慢性病的特异测定量表。
在量表的开发工作受到高度关注的同时,量表及其条目的筛选与评价方法
研究成为基础性工作。以往研究慢性病生命质量量表评价与筛选方法多建立在
test
传统的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
theory,CTT)基础上,该方法简便易懂,比
摘要
如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克朗巴赫口系数等系列指标进行计算评价。
C,丌是一套完整的测量理论与统计分析方法,是占据测量学统治地位的测
量理论。但是该理论存在样本依赖性、测验平行假设难以实现及难以保证
测验结果拓广的有效性等明显不足之处,使该理论的深入发掘与应用受到一定
限制。在CTT研究缺陷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用现代测量理论(Modem
test
theory)来指导量表的开发。
项目反应理论(Itemresponse
theory,GT)是两种重要的现代测量理论。IRT具有下列特点:深入微观领域,
将被试特质水平与被试在项目上的行为关联起来并将其参数化、模型化,
可以精确估计测量误差;对被试潜在特质的估计不依赖特定的测验题目;
参数的估计独立于被试样本;测验信息函数的概念代替了CTT的信度理论
等。上世纪70年代以后,IRT得到充分发展,解决了经典测量理论未能解
决的许多问题。项目反应理论在生存质量研究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末期,
年于香港召开的国际生存质量会议有多数议题是与IRT在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有
关系的。目前中山大学也在开展IRT在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中的应用研究。虽然
目前IRT在国外发展很快,也有专家应用于研究生命质量相关量表的评价研究,
但是在国内用于生命质量的研究较少。
GT运用了实验技术和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将经典测量理论与方差分析
结合起来。提出了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概化系数、可靠性指数等~系列
新的指标,取代了经典测量理论的信度、效度等传统指标,在研究测量误
差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更加侧重于测量评价误差与决策需要间直接的
关系,能够从宏观领域,不同的侧面针对不同测量情境估计测量误差的多
种来源,以提高测验质量。GT理论相关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
在面试、考核等领域有一些应用,少见将其应用到慢性病生命质量研究领域的
n
博士学位论文
报道。采用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两种现代测量理论方法相结合来分析评价
慢性病生命质量量表研究尚未见报道。考虑到两种现代测量理论的诸多优势,
及其在生命质量量表开发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拟采用项目反应理论、
概化理论相结合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QLICD—GM(V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