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贫困、不平等和发展 引言:为什么要研究不平等问题 库兹涅茨和阿马蒂亚? 森先后获得1971年和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库兹涅茨:倒U曲线假说 阿马蒂亚? 森:“他对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作出了许多关键性的贡献,其中包括公共选择的一般理论、福利与贫穷的指标以及对饥荒的实证研究等方面” 一、衡量不平等 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原则 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 1.1.1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什么是功能分配 什么是规模分配 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什么是功能分配 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 土地——租金 劳动——工资 资本——利润 研究功能分配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各种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与其所得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什么是规模分配 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 规模分配取决于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数量和价格 规模性收入分配(也称个人收入分配或家庭收入分配)就是单独以居民个人(或家庭)为主体对国民收入所进行的分配。 这种分析思路来源于帕累托,它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分析某一阶层的人口或家庭的比重与其所得的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什么因素决定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分配结构。 二、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 1、五等份法 将整个社会中总人口的收入从低到高排序,然后根据人口比重(20%)分成五等份,最后看人口中最低收入的20%的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有多大,最高收入的20%的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有多大。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的最低收入家庭之比的倍数来说明总体收入差距程度。 最高档收入占全部国民财富比重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 2 库兹涅茨比率 全社会最富的x%人口的收入与最穷的y%人口的收入的比率 与收入范围系数一样,也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 将样本按照收入高低进行排序,然后分别计算不同比例的高收入人群组所获得的收入比例和低收入人群组的收入份额。 一个常用的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办法就是收入最低的40%人口所获得的收入与收入最高的20%人口所获得的收入的比率。它通常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最穷和最富两个极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与南美的平均水平相当。 在中国,最富有的 20% 人口拥有中国 50% 以上的收入,最贫穷的 20% 人口的收入仅占 4% 3、洛伦茨曲线: 表示的是收入获得者的百分比与他们获得的收入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曲线离对角线越远,表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况越严重。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所夹面积与等边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比值 数学计算公式是 A /(A+B) 越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现实中的基尼系数在0.25-0.6之间,警戒线是0.4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1998年中国与巴西的洛伦兹曲线 巴西和匈牙利的收入分配(五分位数分布) 4.9 巴西和匈牙利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许多发达国家的财富分配显得比较均匀 位于北欧的丹麦、芬兰、瑞典等国的基尼指数都控制在0.2左右。绝大多数的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都控制在0.3以下。在发达国家中财富分配最为不均的美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35。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贫富差距程度)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 2005年世界各国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缺陷 不能准确反应贫困状况。相同的基尼系数代表的含义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对低收入组的收入状况的巨大改善不敏感 三、贫困的衡量 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以家庭为基础收集的货币收入或消费额指标。以这些指标衡量的贫困也被称为收入贫困。以家庭收入和支出为基础。 缺陷:无法显示家庭成员内部的不平等。 在各国之间,贫困的概念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国家越富裕,它的国家贫困线标准越高。为了方便国际间的比较,世界银行(1990)已经设定了一个国际贫困线,即按照1985年购买力评价(PPP)计算每人每天1 美元(2008年调整为1.25美元)。 国际贫困线一般划定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每人每天收人不足2美元时可称为贫困 当收人不足1美元时,称为极度贫困或赤贫 中国政府确定的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