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庄》.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拜庄》.pdf

纪  念 一 每年只在这个季节,明丽的阳光才会从房脊后头漫过来,瀑 布似的哗哗直响,又灿烂得耀眼,带着一股烤土豆的气味,烤得 过了火,一股焦煳味儿。 每天一过四点钟,在小学校操场上搅成一团的喧闹声,就像 浓烟一样被孩子们带着,向大门那儿移过去了。然后,又沿着当 街,沿着淹没在庄稼地里的村路,渐渐远去了,一丝一缕地消失 了。 学生走了,老师也走了,学校一时静悄悄的。操场空空荡荡 的,房脊上正有两只麻雀在梳理羽毛,把身子弄得蓬蓬松松的。 校长老骆最后一个走出办公室。他锁了办公室的门,也向大 门那儿走。老骆走路向来脚步极轻(有人说,就像猫儿似的),这 也在刚刚平静了一会儿的门窗玻璃上、围墙的墙根处,在整个院 子里,都唤起了共鸣,回荡着,许久也不散去。 校长老骆走着走着,悄悄又停下脚步,并且转了身,似乎要 看看是不是锁了门,是不是掉了啥东西。其实不是的。天天如此, 这不过是个习惯。 校长老骆站在那儿,任凭阳光泼得他满头满脸。他的宽阔的 瘦脸又白又光,眼睛亮闪闪的,却一副沉静的样子。他是个身材 高大的人,只是太瘦了。最瘦的是他的脖子。还有那两条腿,让 人立刻就想起了扭秧歌踩的高跷。不过,看上去他精神还好。 一排七间草房,无声地对着他。那几只麻雀,仍然蹲在房脊 上,却不再梳理羽毛,静止下来,专注地望他,小眼睛一闪一眨 的,十分调皮,仿佛使着眼色,充满了暗示。 老骆依然是那副沉静的样子,心情似乎很轻松,心里正想别 的事情。 他刚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儿子叫骆玉生,几年前 考 上 大 学,毕 业后留在城里了 。他在信里告诉儿子说,他就要盖新学校了,就 在暑假盖,把旧学校拆掉,盖个全砖的,挂瓦。 这件事,我想了多少年了!他在信里说。我已经和村长谈过 多少次,村长总算答应了。不过还要开个会,正正经经商量商量, 就在今天晚上。 我就想盖个好点儿的学校,一直想。他在信里又说。在我心 目中,这早已不单单是个学校了,是个什么呢?我也说不清。当 然,现在的学校也确实太旧了,墙上直往下掉土,坐在屋里能看 见天空。 你爸老了,没几天就六十岁了,这个梦必得圆了,不然就没 这个机会了。他最后这样写道。 当初,写到这儿时,校长老骆曾经动了一下心,脑袋也热了 一下,自觉很悲壮,也有那么一点伤感。 老骆站了一会儿,才离开学校回家。操场上重新响起了脚步 声以及脚步引起的回声。尽管老骆脚步轻,回声却很响。 老骆注意到,那几只蹲在房脊上的麻雀,一齐“扑啦啦”地 飞起来了。 老骆的家在屯西头,每次回家必得穿过整个屯子。屯中一条 土街,两侧排列着一间间平房和草房。每家都有一个小菜园。这 个季节,正是屯子十分丰满的时候。每个菜园里都红红绿绿的,看 去又杂乱又鲜艳。屯里和学校一样宁静。农民们都下田干活去了, 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或者在打开窗子的炕 上昏昏欲睡,一待街上有人走动, 却又 马上睁大眼睛 ,看看这人 是 谁。 每个人都看见了老骆,每个人都跟他打招呼:“骆先生,下学 了?” 老骆便说:“下学了。下学了。” 老骆到家时,见老伴儿正在菜园里割韭菜。韭菜炒鸡蛋,这 是老骆最爱吃的菜。老伴儿名叫田招弟。不过,这是她从前的名 字,现在已经没人再叫了,只有老骆偶尔还叫。招弟手握一柄小 镰刀,蹲在一畦碧绿碧绿的韭菜跟前,一根一根割得极仔细,根 本就没听见老骆的动静。这时老骆叫了她一声。招弟似乎惊了一 下,这才站起身来。 老骆朝屋里走。招弟出了菜园,跟在老骆身后。老骆进了屋。 屋里凉瓦瓦的。招弟留在厨房洗韭菜。 这时招弟说:“你看你的脸色呀!先上炕躺一会儿吧。饭一会 儿 就 好 。” 老骆马上答应道:“哎,哎。” 对老骆来说,招弟的话就像命令,他不能不听的。和老骆一 样,招弟也是个干瘦的人。虽然干瘦,精神头却比老骆足,整天 张张罗罗的,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实际上,是招弟一手操持着 这个家,吃的,穿的,样样都需她亲自动手。她简直就成了老骆 的保姆。尽管他们都老了,这一点反倒越发明显。说来有点可笑, 老骆甚至是怕她的。在许多事情上,他对她一直言听计从。当然, 老骆也乐得这样。老骆也一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