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临床基础学检验(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适用)分析.docVIP

【重医】临床基础学检验(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适用)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常伴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是因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hemotocrit(HCT,PCV)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影响因素:RBC数量,大小,用于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的诊断等。 网织红细胞Ret reticulocyte 未完全成熟的RBC,较大,含嗜碱性物质,可被活体染成蓝色网状货颗粒状结构。 红细胞沉降率ESR 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反应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CV) 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 紫红色圆形小体,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质中的核残留物。常见于溶贫、巨贫 Cabot环 红细胞出现一种紫红色圆形或8字型环状结构,脂蛋白变性而来。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出现。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 RMI=(MFR+HFR)/LFR×100,为全自动网织红细胞仪提供的新参数,是反映幼稚网织红细胞变化较敏感的指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陶土)和部分凝血活酶(如脑磷脂),在Ca2+的参与下,观察血浆所凝固的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Ca2+,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出血时间(BT) 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停止的时间称出血时间,BT的长短主要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血管壁的完整性。 D-二聚体(DD) 是凝血酶及Ⅻ作用下的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为继发性纤溶之特有产物。可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异形淋巴细胞 各种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化。 杜勒小体 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 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Russell小体 浆细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它是浆细胞中分泌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小体。如胞浆内充满此小体,核常被挤到一旁,称为葡萄细胞或mott细胞,桑椹状细胞。 three glasses test) 患者一次连续排尿,分别留取前、中、末段尿;适于泌尿系统疾病初步定位。 3h尿 6~9am。尿有形成分排泄率。 通常于午餐后2h收集到的患者尿液,即为餐后尿,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 12h 晚8时排空膀胱并弃去此次的尿液后,留取至次日晨8时尿液,适用于12hAddis计数。 24h尿 第一天早晨8时排空膀胱,弃去此次尿液,收集至次日早晨8时的全部尿液,适用于 尿比重SG 在4℃时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重量之比,又称尿比密,粗略表示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能力。 尿渗量Osm 经肾排泄到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粒子大小及所带电荷无关,反映溶质和水的排泄速度,可用质量毫渗摩尔浓度或体积毫渗摩尔浓度表示。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尿液游离Hb0.3mg/L,而镜下未见完整RBC,外观为棕色或酱油色, OBT(+)。 蛋白尿proteinuria 尿蛋白排出量>150mg/24h或浓度>100mg/L (小儿>4mg/m2/h)或尿蛋白定性(+)。 肾小球性蛋白尿 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炎症或中毒引起肾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降低而导致的蛋白尿称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酸中毒等,还见于氨基甙类抗生素、解热阵痛药、重金属盐、中药等中毒以及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 肾小球 本-周蛋白(BJP) 又称凝-溶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可从尿中排除,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及肾淀粉样变等。 混合性蛋白尿 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或相继受损,以小分子量蛋白质为主,大分子依病情而变化,定性+~++++。 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选择性蛋白尿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后,使血浆蛋白滤过,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多见于小儿肾病综合症。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