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针配合穴位注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 录
中文摘要……....….…………….……….…………I
II
中英文缩略词表………………………………...…….vI
前言………….…………………………………..1剐 百………….…………………………………..1
临床研究….…………………………….…………..3
1临床资料……………..…….…………………….3
1.1一般资料……………………………………….3
1.2诊断标准:…….………………………………..3
1.3纳入标准……….………………………………6
1.4排除标准…………………….…..….…….…..6
1.5中止、剔除标准………………………………….7
2治疗方法:….…………………………………….7
2.1基础治疗方案……………………………………7
2.2治疗组…………………………………………8
2.3对照组………………………………………...9
2.4意外情况的处理……………….…………………9
3疗效观察………………………………………….9
3.1吞咽障碍评分量表………………………………..9
0
3.2临床疗效评价标准………………….….…….….1
0
3.3统计学方法……………………….….………..1
4结果…………………………………………….i0
讨论…………………………….……………….14
结语……………………………………………..28
参考文献……………………………………………29
文献综述…….…....………..……….…………….32
附表…………….…………………….…....…..40
致谢…….….…..…………..…….…..…...…..42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并与普通针刺
对照组比较,从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优势、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为临床中风病人提供一种简
便、经济、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方法:6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符
合本研究的诊断及纳入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穴位注射)和对照
组(普通针刺)。治疗组取电刺激双侧顶颞前斜线下2/5,强刺激廉泉三
穴、百会三穴,水沟、内关、三阴交常规针刺,再根据临床分型分别配穴:
风痰火亢型加用丰隆、太冲熄风化痰,风火上扰型加太冲、太溪平肝潜阳,
滋水涵木,痰热腑实加丰隆、曲池、内庭,风痰瘀阻加丰隆、血海化痰祛
瘀,痰湿蒙神加丰隆、阴陵泉祛湿化痰,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益气活血,
阴虚风动加太溪、照海滋阴潜阳。头皮针针刺时快速进针,沿皮刺入,快
速捻转。廉泉针刺时先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得气后将针尖提至皮下,
再向咽部方向刺入1.5寸,最后刺旁廉泉,针尖向舌根方向。针刺完毕,
5夹脊穴,每个穴位注射lml,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普通针刺治疗,针刺均
以平补平泻为主,1日1次,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结果:1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作为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总有
效率93.3
3%,较对照组80.00%为优,经检验,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O.05)。
中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困难
具有显著性差异。
总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总积分比较,治疗组积分
说明治疗组对吞咽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与普通针刺治疗比较,治疗
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对洼田饮水实验评分、吞咽困难分级
评分、SSA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
后吞咽困难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电针;穴位注射;中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溃肠宁多靶点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pdf
- 滋肾丸浸膏对去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密度、骨髓opgrankrankl系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滋癸活血益经汤卵巢功能围早衰期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pdf
- 滋补肾精法辨治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文献研究.pdf
- 滋阴清胃方治疗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胃热证的临床研究.pdf
- 滋阴柔肝汤治疗肾不足型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的临床观察.pdf
- 滞动针配合电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pdf
- 滋阴活血法辨治褐斑的中医文献研究.pdf
- 滋阴潜阳化瘀法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的临床研究.pdf
- 滋阴通络、宣肺津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干预作用及免疫机理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