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三焦治则探讨温病条辨》方剂气味配伍特点
摘要
目的:吴鞠通是温病四大家之一,三焦治则及气味配伍是吴鞠通的主要学术思想,
具体体现在其著作《温病条辨》中。本论文通过对其气味配伍及用药特点初步分析,
为温病临证运用三焦治则组方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以《温病条辨》中符合“三焦治则”思想的57首温病方剂为研究对象,
采取方证相应、用药频次分析、用药剂量频次分析的方法对所选方剂进行多层次多角
度的分析。
结果: 从病机特点及方剂的使用频次来看,符合“三焦治则”的方剂特点如下:①
上焦病以温热、湿热的病邪为主,具有阴伤的特征;辛凉方的使用居首,苦辛方使用
较少。②中焦病机有燥结、湿热病邪为主,具有阴伤的特征;苦辛方的使用居首,其
次为甘寒方、成寒方。③下焦病机有肝肾阴伤的特点;咸寒甘润方的使用居首,其次
为酸甘咸方。
从药物的使用频次分析,结果如下:①上焦甘寒、苦寒药使用居多,尤以银花、
连翘居多。②中焦以苦辛、苦寒、咸苦寒药的使用居多,其中甘寒法以麦冬、沙参居
多,苦辛法以大黄、黄连、厚朴、枳实居多。咸寒法以玄参、芒硝、麦门冬、生地为
主。③下焦甘平、咸寒药使用居多,苦味较少使用。地黄、阿胶、牡蛎、自芍、麦门
冬的使用占多数。
从药物常用剂量特点分析,结果如下:①上焦:银花、连翘的剂量宜大,约30
克。②中焦:甘寒法的麦冬、沙参分别为15、9克。苦辛法中的大黄、黄连、厚朴、
枳实依次为15克、6克、6克、6克。成寒法中玄参、芒硝、麦冬、生地剂量稍大,
克。
结论:通过对吴鞠通气味组方理论研究发现方剂气味配伍的基本特征为“上焦——
辛凉、中焦——甘寒、苦辛寒、成寒苦甘法、下焦——咸寒”。
关键词:吴鞠通,三焦治则,方剂,气味配伍
Fromtherul eof”doctri neofseasonaI febri I edi sease”
i i onodorcharacter
prescrpt i sti csof i bi I
compati七y
Abstract
Wu isoneofthefour doctorsof febrile
0bjectiVe:Jutong great epidemic
The treatmentandscent isthe
disease, main
tripleenergizer compatibility
academic ofWu embodiedinhisbook“Wen TiaoBian”.
thoughtsJutong, Bing
To thecharacteristicsof andtastesandmddication
analyze properties
and referenceinclinic.
features,provide
Methods:This isbasedonthe treatment and
study sanjiao principle
57 the
formulas.Using
theory.of.properties.and.tastes,chose
eofthe andthe to 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