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吸收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解吸塔计算 解吸是为了回收被吸收组分的溶质,同时吸收 剂能循环使用。 通常有四种方法: 1.加热升温 2.减压闪蒸 3.精馏 4.用惰性气体解吸 吸收因子法 吸收因子法 (1)理论板N 吸收因子法 (2) 提馏剂量G0 吸收因子法 吸收因子法 3、计算步骤: 已知: ;求: (1)确定关键组分的未吸收率 在多组分吸收过程中,只能确定一个对分离起关键作用的组分,由关键组分的分离要求,求未吸收分率 ,而其它组分的未吸收分率就随之被确定。 (2)由 求 : 1)由 确定 ∵ 由全塔的平均温度、压力确定 吸收因子法 2)实际 ; 3)由 用公式计算 (3)其它组分未吸收率的确定 各组分在同一塔内吸收,非关键组分具有相同的理论 板数和液气比 或 吸收因子法 (4)求尾气的组成及量 当 时, (5)吸收液的量及组成以及应加入的吸收剂量 3.6.1化学吸收的分类 2. 慢反应 3.6.1化学吸收的分类 令: 慢反应: M1 对慢反应液膜中的反应量小于扩散量,化 学反应扩散到液相主体中进行. 3.6.1化学吸收的分类 3. 快反应 3.6.1化学吸收的分类 液膜反应量>>液膜扩散量 4. 中速反应 3.6.1化学吸收的分类 5. 瞬间反应 3.6.1化学吸收的分类 3.7 设计择要 3.7.1 吸收率 (1)吸收率 其中,y1和y2分别为被吸收组分的进出塔浓度。 (2)吸收效率 其中,y2e为气相出口处与吸收剂中x2平衡的气相浓度。 G L x2 y2 y1 x1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1. 吸收设备的四种流动情况 G L x2 y2 y1 x1 G L x1 y1 y2 x2 G L x1 y1 y2 x2 G L x1 y1 y2 x2 L G 逆流 并流 错流 全混流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2. 吸收过程的传质单元数 对吸收全过程的物料衡算为: 在操作线相应的范围内,平衡线可线性化为: 则,吸收效率为: 相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计算式为: 其中, ,A为吸收因子: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3. 逆流吸收过程 将物料衡算式和吸收效率计算式代入气相总传质单元数计算式,得: 则,吸收效率计算为: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4. 并流吸收过程 将物料衡算式和吸收效率计算式代入气相总传质单元数计算式,得: 则,吸收效率计算为: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5. 四种流动情况的NOG与φ的关系比较(1)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5. 四种流动情况的NOG与φ的关系比较(2) 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 6. 结论 (1)在相同的NOG和A下,φ逆流φ错流φ并流φ全混流。 (2)在相同的φ和NOG下,L逆流L错流L并流L全混流。(A=L/mG) (3)当A1时,若NOG足够大,溶质的吸收也会足够大,这是因为L/Gm。 (4)当A10时,表明吸收液量很大,不同流向的φ趋于接近,两相的流向显得不重要。 (5)当A1时,表明吸收液量严重不足,吸收液趋于饱和,各种流向的φ都趋于很低。 3.7.3 最小液体流率 对逆流吸收,根据全塔物料衡算有: 即 这里的(L/G)称为液气比,也就是单位气体流量的液体流率。 当吸收液出口溶质含量与进口气溶质含量达到平衡时: 此时的液体流率就是最小液体流率: 通常实际液体流率为最小液体流率1.1~2.0倍。 对并流吸收,情况又如何? 3.10.1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填料层高度 特点:G,L是常量; 吸收过程是等温的; 传质系数为常量 3.10 塔 高 G L x2 y2 y1 x1 Gy dh Gy-d(Gy) Lx+d(Lx) Lx 3.10.1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填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