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207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07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三元荆宝煤业3207回采工作面防治水为避免水灾水害事故发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特制定以下防治水: 走向长度m,倾斜长度m,平均煤层厚度m,煤层倾角~°。工作面直接顶为直接底为。、水文地质条件m,一般厚度为15m左右。由细砂、粉砂和砂砾组成,涌水量的大小受季节影响较为明显,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向河谷及地势低洼处排泄。据夏店详查抽水资料,水位标高901.57m,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m/d,属富水性中等~弱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q=0.0109~0.0136L/s·m,为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Ca·K+Na型。 该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含水类型为承压水,在井田的南部地势低凹处有泉水出露,各含水砂岩由于层间隔水层的阻隔作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水力联系,但在构造及采掘活动影响下可能与其它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总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三)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包括K2(Ⅱ)、K3、K4、K5K2石灰岩的岩溶局部较为发育,是下部15号煤层开采时的主要充水水源之一。据钻探岩芯和测井资料分析,该含水层地层局部破碎,简易水文观测资料表明,该段地层在钻探施工中冲洗液消耗量很小,岩层相对完整,据井田内施工的ZKS1号水文孔,含水层厚度为62.77m,水位标高为817.56m,渗透系数K=0.0008m/d,单位涌水量为0.0006L/s·m,为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 该层地下水,含水类型为承压水,补给来源较差,主要为含水层静储量,正常情况下各含水层间不会发生水力联系,但在构造带附近及采掘活动影响下可与其它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总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四)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包括奥陶系峰峰组,上、下马家沟组石灰岩含水层。由石灰岩、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溶洞中次生沉积物等组成。井田内施工的各钻孔,揭露奥陶系石灰岩深度均不大, 揭露峰峰组地层最大厚度为111.41m (ZKS1号孔,未全部揭露),对峰峰组上部地层进行抽水试验时,由于止水不合格,导致孔内水位不真实,水位标高798.51m,比当地区域水位高150m左右,抽水试验资料不能利用,但可定性反映出峰峰组上部地层岩溶裂隙发育不良,富水性弱。 据井田外东北部夏店详查勘探时所施工的1703号水文孔资料,峰峰组灰岩岩溶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下部上马家沟组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3. L/s.m,水位标高为m。水质类型为HCO3·SO4-Ca型。学类型HCO3-·SO42-—Ca2+·型。以推测井田奥陶系岩溶水位标高为650~653m。Φ110×5mm无缝钢排水管1趟,Φ110×8.5mm 3.5MPa钢丝骨架聚乙烯管1趟,平时1趟工作,1趟备用。采区最大排水能力为92m3/h。 2、工作面排水系统 在工作面低洼处设置临时水仓、水沟或水窝,水窝内安装二台WQ-30-45 型电机功率7.5KW,每台排水能力不低于10m3/h的潜水泵,1台使用,1台备用。在工作面一帮设置2趟4吋排水管,排水管通过2#皮带下山水沟,流入采区水仓。 七、施工组织1、经常深入工作面现场观测水情,及时提供水情预报。2、负责本工作面内水窝设计和施工工作。3、机电负责。4、调度室负责协调防治水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指挥部的各项指示,及时收集井下现场情况,并向有关单位和领导汇报。一旦发生灾害时,要按程序指挥抢险救灾。5、负责现场施工过程中安全监察工作。6、负责完成各室下达的任务,及时形成排水系统,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1、突水征兆:煤岩壁变潮、出汗,出水点水色、水质、水温异常变化,水量变大,底鼓等。 2、工作面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掌握透水预兆,发现异常及时向及相关业务室汇报。如情况紧急,迅速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工作面回采前必须按措施要求完成防治水工程,否则不得进行回采。 、发生水灾后的避灾路线: →2#轨道下山→1#轨道下山→主运料大巷→副立井(主斜井)地面 防治水科 2012年5月10日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