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3陈奂生上城(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3 陈奂生上城
●从容说课
陈奂生上城,是一个有趣的题材。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把刚刚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置于高档次的物质文明环境里,以此观照陈奂生。这样,农民的境况就得到了辩证的表现:温饱问题是初步解决了,但是生活水平毕竟还是很低很低;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本篇小说展示了主人公陈奂生思想性格的不同侧面,成功地刻画了某类农民的性格,塑造了新时期初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陈奂生这个典型形象有助于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有助于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民群众。
小说共三部分,第一、二部分,写主人公上城卖油绳,表现追求中的喜悦和苦恼。“陈奂生真是无忧无虑,他的精神面貌和去年大不相同了。他是过惯苦日子的,现在开始好起来,又相信越来越好,他还不满意吗?他满意透了。”“但是生活好转以后,他渴望过精神生活。哪里有听的,他爱去听,哪里有演的,他爱去看,没听没看,他就觉得没趣。”然而,“别人讲话也总不朝他看”,他又“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又惭愧了”。第三部分则侧重写他的愚昧、狭隘、自私。他为五元高价痛惜从而有意弄脏招待所的新被褥等物品,“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好像因此就可以“找”回点什么。陈奂生的身上一面是向前的心性,一面是因袭而来的落后心性,而作者对比“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
本文重点难点在于欣赏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欣赏人物性格,要根据作家在文本中透露的对人物的感情倾向,对人物形象作理性分析。小说的主题历来说法多样,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在比较中,从文本整体着眼筛选出恰当的概括。
另外,本篇小说以出色的心理描写见长。作品结合情节的发展,结合人物的行为描写心理,心理描写又推动情节发展,人物的行为变化又在心理描写的观照下得到解释。教读时,可通过与《项链》的比较阅读,了解中西文学作品心理描写的区别,了解高晓声在心理描写上的借鉴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领会本篇当代小说独具辩证特色的主题和陈奂生这个新时期初期的农民形象的典型意义。
2.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作家透露的对人物的感情倾向,对人物形象作理性的分析,提高他们对人物形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做一个积极向上、胸襟开阔的当代人。
●教学重点
1.体会情节结构中耐人寻味的伏笔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侧面的表达作用。
2.能具体分析本文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欣赏时,可将作品与《项链》比较两者在心理描写上的异同,从而了解我国小说与西方小说在人物描写上不同的传统。
2.研讨法。小说主题众说纷纭,到底该怎样理解,引导学生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讨论,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的改革开放近些年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生活富裕了,精神有了新的追求。他们有了自己的俱乐部,他们可以坐上飞机外出旅游……这节课,我们将视线转到二十多年前的“陈奂生”身上,或许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解题
出示投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村贫困的面貌,中国农民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坚信共产党能够使他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的中国农民,一旦“党制定了正确路线,逐步恢复优良的传统作风,他们的脚就一天也没有停顿地跟上来了”。崭新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萌发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有了追求。这一切都令高晓声“非常激动,非常感佩”。在这样的社会及作家情感的背景下,高晓声创作了以陈奂生为主人公的小说系列,《陈奂生上城》是其中的一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浏览课文。
2.学生自由交流,整理文章结构,概括内容。
明确:全文共有三节。第一节:写陈奂生上城卖油绳,同时展现了某类农民摆脱了残酷的饥饿,过上了温饱的日子,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兴奋心情。第二节:写陈奂生在车站卖油绳感冒的情景。第三节:写陈奂生住招待所高级房间后的行为和心理,慨叹农民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四、具体研习课文
1.研习课文第一节
(1)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勾画表现人物心理及情感的句子。
(2)提问:小说描写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情景,本节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当时农民的物质生活状况?
明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展开,党的农村政策使农民们渐渐地富裕起来。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2课时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3课时 导数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6课时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5课时 三角恒等变换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15课时 直线与圆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8课时 平面向量及其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14课时 空间角与距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13课时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23课时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浙江专用)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第24课时 不等式选讲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8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
-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10茶馆(节选)(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
-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12三块钱国币(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
-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
-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
-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4病梅馆记(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
- 【广东专用】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第1课时 平抛、圆周和天体的运动精品课件.ppt
- 【广东专用】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第2课时 电场和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精品课件.ppt
- 【黄冈零距离】备战中考化学同步创新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 全国通用版.doc
- 【黄冈零距离】备战中考化学同步创新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课时练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