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财政收入.ppt
(3)、衡量公债相对规模的三个指标 ① 公债负担率 ——当年公债发行额或公债余额/GDP ② 应债能力 ——当年公债发行额/应债主体的收入水平 如当年公债发行额/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 ③ 政府的偿债能力 偿债率 —当年的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收入 债务依存度 —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中央财政支出 (4)、几个重要指标的判断 ? 债务依存度 ——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即当年的债务收入额(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额。 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公债筹措资金的指标。当公债发行规模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 国际公认标准是:政府总债务依存度是15%-20%,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是25%-30%。 ? 债务的偿债率 ——指当年债务的付息额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即当年的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额。 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该 比率越低,说明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越高说明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弱。 ? 债务负担率 ——指一定时期债务累积额占同期GNP(GDP)的比重,即当年的债务余额/当年GNP(GDP)。这是衡量债务规模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 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的债务累积额最多不超过当年GNP的45%。45%为公认的最高警戒线。 ? 居民的应债能力 ——指债务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或居民储蓄余额的比例。 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居民的应债能力。该 比率越低,说明居民的应债能力越大,越高说明居民的应债能力越低。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06年开始从实行国债发行额管理制度转变为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实现了国债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2008年实际发行国债8549亿元( 引自中央政府网站,中国财政部长助理张通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2008年我国实际发行国债约8549亿年末余额约5.33万亿” ) 2009年:16280.66亿元 2010年:17849.94亿元 (注:09、10年数据为财政部公布的决算数,含内债和外债) 2011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情况表 单位:亿元 项 目 预算数 决算数 一、2010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 内债余额 外债余额 二、2011年末国债余额限额 三、2011年国债发行额 内债发行额 外债发行额 四、2011年国债还本额 内债还本额 外债还本额 五、2011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 内债余额 外债余额 77708.35 67548.11 66987.97 560.14 15609.80 15386.81 222.99 11076.19 10963.98 112.21 72044.51 71410.80 633.71 2012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77565.7亿元,控制在年度预算限额82708.35亿元以内。——预算执行数 2013年预算规定: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91208.35亿元。 四、我国的公债 (一)我国公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公债的发行概况 ?奴隶社会 无公债 ?封建社会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时期 ?清末才有,清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发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内债——“息借商款”;1898年又发行了“昭信股票”,总额为1100万两白银。 ?我国古代没有公债的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债的发行概况 三个阶段: ? 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 1954-58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 1979年至今——发行国库券、重点建 设债券、财政债券、借入外债等。 注:实际上81-84年是一个时期,85年以后是一个时期,特别是94年有很多新举措(从内债看)。 ? 自行申报纳税的内容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内容 (1)构成12万元的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不包含在12万元中的所得: ①免税所得;②暂免征税所得;③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美上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ppt
- 八自然资源概况.ppt
- 八薪酬设计与福利.ppt
- 八财产属于谁留给谁.ppt
- 公交车电视媒体广告项目投放可行性分析.ppt
- 公共产品4.ppt
- 公共产品与财政职能.ppt
- 公共产品供给9.ppt
- 公共产品供给与福利国家实践.ppt
- 公共产品理论(王冰公共经济学).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