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第四讲)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社会保障(第四讲)PPT.ppt

第三讲 农村社会保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胡 熠 主要内容: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二、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1、集体保障阶段( 1949 年-1978 年)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认为社会保障已包含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中,所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被忽视, 没有形成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在实践中,我国主要借鉴前苏联模式。1951 年,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奠定了中国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可是这部法规并没有涉及农村、农民。 在计划经济下, 我国实行中央两度集权的分配制度, 家庭、市场等经济保障功能基本丧失,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集权特征。此时期,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农民基本处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城镇居民享有的就业、医疗、住房、退休金, 农民均无权享受。由于这种历史现实,便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在理论研究上也都是城市与农村分别进行的。 2、个人保障阶段( 1978 年-1989 年) 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私下“分田单干”, 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在全国农村推广安徽小岗村农民“ 包产到户”,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三农”困境开始出现转折。我国实行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制度安排, 同时相对扩大了农村居民就业和消费的选择自由。这一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农村扶贫制度的建设, 而且强调开发式扶贫, 生产性救济, 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3、综合保障阶段( 1989 年以来) 进入90 年代以来, 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课题,社会保障进入制度化阶段。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行背景下, 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1992 年民政部颁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开始在全国县镇推行。经过多年的努力,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995 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提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1997 年底,有997 个县、市建立了这项制度。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改革仍任重道远。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已实质性地被纳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中,它将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契机。 总之, 自1989 年以来,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了以国家、集体与个人三方面相结合保障体制, 属于一种综合保障制度。90 年代城乡最低生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行, 标志着我国以选择性的制度福利模式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确立。 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如何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难题。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框架, 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约束条件自身限制, 以及大量人口居住在广大乡村地区,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非常有限,可以说已构成社会保障的一个制度性缺陷。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重大意义 1、关系到农地使用效率的提高、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与农村的稳定 2、关系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以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3、关系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乡的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的共同福利 4、关系到国家的积累与消费水平 当前农村传统保障方式面临的挑战: 传统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削弱 1、从农村集体保障功能来看: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人民公社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体制,实行了以分散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的变革,使集体内部积累机制受到严重削弱。 以前的分配方式是劳动成果归集体所有,留足用于发展生产的公积金和用于公共福利事业的公益金,剩余部分分配给社员。现在分散经营,农民的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除上交农业税和各种提留外,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公益金难以提取,集体保障的基础不复存在。 2、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是耕地减少与农业人口增多的矛盾。一方面,城市的扩张不断侵占原本紧张的耕地;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农业人口,使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二是小规模的家庭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比极低,同时还要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农民收入极不稳定。 三是加入WTO 以后,中国落后的农业经济还要受到国外发达农业的冲击,进一步增加了农业风险。 3、家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