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新闻学导论经典课件5.ppt
第四节 信息与新闻工作 一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二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机构若要“换职能”干部先要“换脑袋” 从轻工业部为举办劣质产品展览收到的消费者信件来看,相当多的消费 者高度评价和积极支持国家机关职能的这一转变…… 10月,轻工部部长曾宪林也敏锐地就举办“劣展”的意义提出了一个新的 改革的思路:过去,我们花很大力气直接抓企业,但是忽略了消费者的积极 性、公正性、权威性起的作用,继续采取单纯行政办法、单纯依靠企业的自 觉行动,现在看来已不够了。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我们要紧紧依靠消费者来 监督产品质量的提高…… 但是,两个月后“劣展”终于流产。这显然表明,上述新的改革思路遇到 了阻塞,也就是说,轻工业部在转变机构职能这一改革上遇到了阻塞。 要实行“换职能”的改革,就要使机关干部们先“换脑袋”。这里有一个轻 工业部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但是,改革的 思想上的阻力,当然不会就此一下子消失。 办“劣展”,工厂一来说情,容易动摇;甚至部长曾宪林也感叹说:“你们 知道这四个月厂长们是怎么过来的?”厂长们的难处,与消费者买来个坏冰箱 之类的劣质产品后寻修无门、更换无路相比,哪一个更让人难以接收? 正因为改革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相并存,两种力量摩擦的火花就导致了 这个“劣展”的流产。这也给人以启示:“双轨制”不可能也不应该长久存在。 三信息对新闻业务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 特别报道:安徽水污染调查 2007年07月23日 08:48:0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 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 批”。在被“限批”的名单中,安徽省的巢湖、芜湖和淮河岸边的蚌埠 市同时“榜上有名”。一时间,安徽被外界看成了水污染重灾区。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赴安徽实地调查采访三地污染状况,所 到之处,污染惊人。 …… 每年7月份,安徽人的警觉都会提高到一个峰值,因为在这个时 候,自己的母亲河—淮河,都会面临滔天巨浪的考验。 但偏偏“祸不单行”,一次“环评风暴”在洪汛之前突然到来。7月3 日,国家环保总局对淮河岸边的蚌埠市实行“流域限批”,巢湖、芜湖 同时“连坐”,安徽境内的(长)江、(淮)河、(巢)湖首次“联袂” 入选限批“黑名单”。 “巢湖基本上‘死’了” …… “前几天,政府来人,撒了一些药,上午还能看到(蓝藻),下午 就看不见了。”巢湖西岸合肥包河区庙圩村村民汪家怀告诉《中国经 济周刊》,“半个月前,政府发动我们打捞,每天给50元工钱,现在 已经被我们打捞的差不多了。” …… 7月19日晚,村民汪家怀又致电《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巢湖的 蓝藻又来了,头两天出现,现在正开始集中,水的味道又臭了起来。” 随着“城市化”农转非并入合肥包河区的庙圩村,见证了巢湖污染的 全过程。 “30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吃巢湖水,好几代人了,最近这几 年,只能吃井水。”一位李姓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巢湖水连洗衣服都 发臭,我们的水井也越打越深,从当初的10米,到现在已经打到30米。” …… 汪家怀告诉记者,从饮水方面看,巢湖基本上死了。所以,巢湖边的 居民的饮水只能靠井水,目前,砖井已经不用了,家家户户都在用地下 井,除了因拆迁搬来的新户,几乎每家一口井。“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现 在反过来了,井水受到湖水的‘干扰’:水越来越臭了。” 7月19日,汪家怀 电话里的声音有点激动。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对祖辈居住在巢湖边上的村民来说,除了 外出打工,巢湖是他们主要的副业收入—捕捞鱼虾,拿到市场上卖掉来贴 补日用。 “巢湖虾很好的,7、8元一斤,我们家有2个人下水捞,好的时候,每 天可以挣到100多(元)。”该村周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鱼虾死了,草也 跟着死,对我们损失很大,生活也面临着威胁。” 这位主动给记者留下自己手机号码的周女士,又动员附近的一条船只 带记者划到湖中。方圆800多平方公里,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的巢湖,此 时,姑山、姥山两个岛屿依稀在目,灰黑的湖水,浮漾着一股腥枯的味道 。“烟波浩渺,白帆点点”,只留在记者手中的一本旅游推介手册的图片里。 …… 芜湖加盟长江“排污沟” 与巢湖“咫尺之遥”,位于长江南岸的芜湖市,其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此次环保风暴中被戴上了“紧箍咒”。 “6市2县5个工业园”中,就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