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马克思,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深刻揭示了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本质。
本篇:
从社会角度,阐明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社会建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最后探讨科学技术进步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讨论它如何在社会大系统中运行,阐明它运行的特点与机制,并从宏观角度探讨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规律及其保障。
第一节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
古代、近代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状况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少数人的兴趣和爱好,和社会的关系远。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汇聚,并进入生产过程,成为一种生产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开始结合,形成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
20世纪,科学与技术直接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融合,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科学技术成为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家提升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产业。
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呈现下面一些特点:
一、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技术一体化—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鲜明特征。
1、科学的技术化,两个方面含义:
— 在科学活动中包含着技术活动;
— 科学研究应用技术手段和工具,科研的重大进展依赖于实验技术上的突破。
早期科学:直观、猜测和思辨探索自然,
近代科学:借助实验进行探索,离不开实验技术手段。
工业革命后:尤其是新型动力机如电机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加强了科与技结合。
现代,科学研究进入微观、宇观层次,前沿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实验装置等高技术手段的支持。
2、技术的科学化,两方面含义:
— 已有技术经验知识借助科学理论指导形成系统技术知识体系,上升到技术科学;
— 技术进步以科学发展为先导,技术的重要发明通常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越是高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密集程度也越高。
此外,科学研究领域交叉、理论方法的移植,边缘性、横断性、综合性学科大量涌现,科学自身日益整体化;技术开发领域的交叉、融合,技术自身日益综合化。
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综合化的横向与纵向整合,导致现代科学技术日趋一体化、立体化、整体化、综合化。
至此,科学解释世界的功能与技术改造世界的功能相互联系和渗透,追求真理与追求效用相互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深刻地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
二、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
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科技的社会化和社会科技化。”
当代科技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除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外,科技与教育、政治、文化、军事、法律、伦理、外交等也都密切相关。同时社会生活又影响制约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必须与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
1、科学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必须为国家产业发展特别是为企业经济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和扩散、企业的研究开发力量的强大。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化的主要表现。”
古代:“生产——技术——科学”;
近代:“科学——技术——生产”;
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三位一体化的双向、动态结构模式。
2、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小科学”时期:科学家个人智力活动。自由选题,自己解决经费,自造设备。
法拉第、波义耳。
工业化进程深入发展,科学进入资助研究时期。研究经费增长使个人难以承担,仪器设备复杂使个人难以自制,科学家研究工作必须靠企业、财团的资助,选题也不自由。
现代,跨学科、综合性大课题出现,需大规模合作,跨公司、甚至跨国的协作;
项目经费巨大,仪器设备复杂,情报资料众多等等,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国家化甚至国际化,科学以“大科学”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大科学,“依照现代工业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加以管理的科学。”
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类基因组计划
“大科学”时期,科学技术不仅成为了重要的社会活动、社会化事业,甚至成为了重要战略产业、带头产业。
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使科学、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传统界限日益模糊。在一体化过程中,形成了包括政府、企业、资本集团、科学技术研发机构等利益单元组成的社会综合体,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
一方面,社会各子系统和各种因素对科学技术运行环境、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另方面,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甚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愈益全面、深刻,显示了社会的科学技术化。
大科学研究中,产生了一系列新学科(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
近年来,正在汇合成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学。
3、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指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的工作汇报.docx VIP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招复习题库(中职毕业生)-畜禽智能化养殖、宠物养护与训导、宠物医疗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 (判断题80道).docx
- 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完整版.pptx VIP
- 高一语文《哦-香雪》教学课件-课件.ppt VIP
- 4.5小数的近似数(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docx VIP
- 厂房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 20220308工程建设公司SAP PS整体解决方案.pptx VIP
- 4.5小数的近似数(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docx VIP
- 浅谈现代初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意义.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