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细胞骨架精要.pptVIP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细胞骨架精要.ppt

第十章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重点: 掌握三种细胞质骨架成分(MT、MF、IF)的结构组成、装配过程、结合蛋白、生物学功能。 难点: 骨架纤维成分和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的组成差异性和功能差异性。 第一节、微丝(microfilament, MF)与细胞运动 又称肌动蛋白纤维(actin filament)或纤维状肌动蛋白(fibrous actin), 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 微丝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取决于微丝结合蛋白: A 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的微丝束,毛源蛋白和绒毛蛋白; B 细胞皮层的微丝网格,交联蛋白和凝溶胶蛋白; C 迁移过程中细胞的伪足中临时性的微丝束,抑制蛋白; D 动物细胞分裂时的胞质分裂环,肌球蛋白 一、微丝的组成及其组装 ●肌动蛋白(actin) 是微丝的主要结构成分,在胞内具有两种形式:肌动蛋白单体,又叫G-actin,单体组装形成纤维状肌动蛋白,又称为F-actin。 哺乳类和鸟类细胞中至少存在6种肌动蛋白:4种α-肌动蛋白和β及γ-肌动蛋白。 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 α-肌动蛋白(400个AA)仅有4-6个AA差异, α-肌动蛋白和β及γ-肌动蛋白相差约25个AA残基 β-Actin是PCR常用的内参,β-Actin抗体是Western Blot很好的内参。 内参即是内部参照(Internal Control),对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来说一般是指由管家基因编码表达的蛋白。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 ◆ MF是由G-actin单体形成的多聚体,肌动蛋白单体具有极性, 装配时呈头尾相接, 故微丝具有极性,既正极与负极之别。 ◆微丝的组装与去组装与下列因素有关: 肌动蛋白的状态(是否结合ATP); 离子的种类及浓度:溶液含ATP/Mg2+以及较高浓度的Na+、 K+时,倾向于F-actin ◆ 体外实验表明,MF正极与负极都能生长,生长快的一端为正 极,慢的一端为负极;去装配时,负极比正极快。由于G- actin在正极端装配,负极去装配,从而表现为踏车行为。 微丝装配过程 第一步:成核反应——2-3个肌动蛋白单体组成寡聚体,限速步骤,过程缓慢。 第二步:纤维的延长,快速过程 第三步:稳定期——纤维的正极组装速度与负极解聚速度相同,长度保持不变,此时体系中的actin单体浓度称为临界浓度(Cc) 三、影响微丝组装的特异性药物 ◆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s):真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切断微丝,并结合在微丝末端阻抑肌动蛋白聚合,但对解聚没有明显影响,因而可以破坏微丝的三维网络。 ◆鬼笔环肽(phalloidin):由毒蕈(Amanita phallodies)产生的双环杆肽,与微丝有强亲合作用,使肌动蛋白纤维稳定,抑制解聚,且只与F-肌动蛋白结合,而不与G-肌动蛋白结合 (二)细胞皮层(cell cortex): 大部分微丝集中紧贴在细胞质膜的胞质区域并由微丝交联蛋白交联成凝胶状三维网络结构 维持细胞形状和赋予质膜机械强度,参与多种细胞运动:胞质环流、阿米巴运动、变皱膜运动和吞噬等 (三)应力纤维(stress fiber): 紧贴黏合斑的细胞质膜侧大量排列的微丝束 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呈带状外观,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表面的粘着。 成分: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辅肌动蛋白。 是肠上皮细胞的指状突起,用以增加肠上皮细胞表面积,以利于营养的快速吸收。 微丝束功能:支撑微绒毛,无收缩功能 胞质分裂环由大量反向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其收缩机制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对滑动。 五、肌球蛋白:依赖于微丝的分子马达 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既能与微丝或微管结合,又能与细胞器或膜泡特异结合,水解ATP而沿着骨架纤维运输“货物” 一类为依赖于微管的驱动蛋白(kinesin)和动力蛋白(dynein); 一类为依赖于微丝的肌球蛋白(myosin): (一)肌球蛋白(myosin)的种类 18种肌球蛋白超家族: 最保守的马达结构域 分类依据:差异很大的C端和N端 (二)肌球蛋白的结构 3个功能结构域:马达结构域;调控结构域;与肌球蛋白复合体组装相关或与运输的“货物”结合的尾部结构域 Ⅱ型肌球蛋白:(传统的肌球蛋白) 2条重链和4条轻链形成的高度不对称结构 在肌细胞中组成肌原纤维的粗丝,占肌细胞总蛋白的一半; 在非肌细胞中则参与胞质分裂环的收缩环的形成和张力纤维的活动 Ⅰ和V型肌球蛋白:(非传统的肌球蛋白) 参与细胞内“货物”的运输 运输方向:往微丝的正极端移动(Ⅵ例外) 四、肌细胞的收缩运动 (mu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