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双学位考试.ppt
10.2.2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 储蓄的结构配置:储蓄在各种储蓄形式之间的分布 税率上升,减少储蓄数量,导致储蓄结构错配,不利于经济增长 导致储蓄转向短期金融证券和房地产、黄金等有形资产,不愿投资,形成投资障碍 加剧了供给不足 货币稳定和降低税率是实现储蓄和投资有效配置的重要条件 10.2.3减税对储蓄和投资影响的时滞效应 减税政策的实施到投资和储蓄的增加需要一个过程。增加 供给比提高需求要困难得多,缓慢得多。前者取决于刺激机制 的长期调整,后者仅靠开动钞票印刷机 10.3通货膨胀理论与费尔德斯坦曲线 10.3.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 是个人和企业承受更高的实际赋税; 降低储蓄的数量和效率; 减少投资; 严重损害供给; 导致贸易逆差; 10.3.2 通胀的原因 供给不足、需求过剩是引起通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有损害供给能力; 10.3.3费尔德斯坦曲线 假定: 三种金融资产:货币、政府债券、私人部门有价证券; 货币和政府债券与私人部门有价证券是替代关系; 费尔德斯坦的分析: 发行债券为政府赤字融资的成本; 发行货币为政府赤字融资的成本; 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财政赤字使通货膨胀和资本形成率之间形成互补关系 10.3.3费尔德斯坦曲线 通货 膨胀率 资本 形成率 K1 K2 Ⅰ II III 赤字水平:II I III 赤字水平为曲线I时,维持K1 的资本形成率需 的通胀率 赤字水平为曲线II时,维持K1 的资本形成率需 的通胀率 赤字水平降为曲线III时,维持K1 的资本形成率只需 的通胀率 财政赤字为零时,费尔德斯坦曲线下移为自然通货膨胀率的 水平线 10.3.4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1.一般政策主张 治本之方:增加生产和供给 配合措施:削减政府开支;限制货币发行; 2.改变货币制度,恢复金本位制 实行货币限制能制止通胀和经济停滞、又能增加供给 对单一规则的否定: 货币的范畴模糊使得控制货币供给困难; 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确定缺乏依据; 金本位制能有力的限制准货币的创造和流通; 没有提出一致的金本位制实施方案; 11.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70年代,与供给学派同时兴起 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公众的预期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力主市场经济和自由经营,重视预期因素的影响 提出了一系列使公众合理预期、减少不确定性的政策主张 罗伯特·卢卡斯 (Robert Lucas,1937- )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1.1预期理论与合理预期论 预期的定义:做出当前行为的决定之前对未来经济态势 的估计和预测 11.1.1预期理论的提出与运用 预期理论的类型: 简单预期(静态预期):蛛网膜型 外推预期:厂商生产理论 心理预期: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调整预期(被动的适应性预期):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假说、对菲利普斯曲线变异的分析、通货膨胀效应的分析等 合理预期; 11.1.2合理预期理论 合理预期最早由约翰·穆思在《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中提出 合理预期的两个相关命题: 1.人们看到现实即将发生变化时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做出合理、明智的反应; 2.该反应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两个命题的依据: 1.当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可以做出合理预期; 2.公众根据合理预期指导自己的行为,能使市场机制发挥最充分的作用,保持“市场出清”; 3.公众的预期比政府更合理、更灵敏、更准确; 4.公众的预期行为和预防措施可以抵消政府的政策效果; 合理预期理论的政策意义: 力主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依据; 合理预期能使市场经济趋于完善和自动出清,政府过多干预会扰乱市场; 主张政府应该制定并公开永恒不变的政策规则,与货币学派大致相近 合理预期学派又被称为“新货币学派” 11.2 合理预期条件下的货币中性 11.2.1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有关货币中性的争论 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凯恩斯: 人们的心理预期是不理性的,三大基本心理定律的存在造成 有效需求不足;政府“逆风向”经济政策是有效的,可以扩张 有效需求; 现代凯恩斯主义: 货币幻觉普遍存在;对经济运行起着能动的促进作用,逆风 向的货币政策能对经济运行调节; 货币学派的观点: “货币最重要”,货币数量是决定一切经济变量的最主要因素; 货币当局通过货币能调节整个经济运行; 货币非中性、货币对经济运行有实质性作用——与凯恩斯主义相同; 预期会自动调整,长期内不存在货币幻觉,因此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逆风向”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应当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政策; 11.2.2合理预期和货币中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