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简介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副溶血弧菌简介资料.ppt

Vp嗜盐畏酸,当在pH 6以下即不能生长,在普通食醋中1—3min即死亡。对高温抵抗力小,50℃ 20 min,65℃ 5 min 或80℃ 1 min 条件下即可被杀死。本菌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很弱,可被低浓度的酚和煤酚皂溶液杀灭。 最适宜的培养条件:温度为30℃—37℃,含盐2.5%—3%(若盐浓度低于0.5%则不能生长),pH值为8.0—8.5。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隆起,圆形,表面光滑,较湿润,边缘不整齐。 致病因子:一般认为Vp的致病因子有黏附因子、侵袭力、溶血性毒素、尿素酶、脂多糖、外膜蛋白、蛋白酶、三型分泌系统和摄铁系统等。 Vp检测的标准程序 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感应元件的敏感性、专一性与一个能够产生和待测物浓度成比例的信号传导器结合,利用各种生物材料或生物代谢产物如酶、抗体等做成的用于检测、识别生物与食品的化学成分的传感器。目前利用传感技术对Vp检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电子化学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对食品中Vp的检测。研究表明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使Vp检测过程变得更为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 预防和治疗 预防:要有效预防和控制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应采取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等措施,并且这些措施应贯穿于“从农田到餐桌”,即采收、加工、贮运、销售和消费等所有环节。 治疗: ①发生中毒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并到医院医治。 ②呕吐、腹泻严重者需输入生理盐水及葡萄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失水。血压下降者,除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外,可酌情用血管活性药。 ③患病较轻者可不用抗菌药物,较重者可给复方新诺明或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指导教师:白凤翎 组员:付绪磊、高子媛、吕佳煜 副溶血性弧菌 概况 1 分布与季节性 2 Contents 致病性和致病因子 3 检测方法 4 预防和治疗 5 副溶血性弧菌概况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又名肠炎弧菌,系弧菌科弧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菌,为多形态杆菌或稍弯曲弧菌。大多数菌体在液体培养基中有单端鞭毛、能运动。 Vp在科玛嘉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紫色为Vp) 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及季节性 Vp主要分布在海洋环境中,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产品中。世界各地温暖的海洋、河口均有分布,如地中海、亚德里亚海、黑海、波罗的海、南太平洋、印度洋、墨西哥弯等海洋,都是Vp分布的地点。而当地捕获的鱼、贝、甲壳类当中均有Vp检出报告,尤其是贝类(例如蚝),因为以滤食方式摄食,容易检出菌体。 在海水温度不低于10℃的地区,季节变化不会对菌株的数量产生影响。但分布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的菌株则有明显的季节性。当水温低于13-15℃时,附着于水产品上的Vp检出数明显减少,水样中的菌含量减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但沉淀物中的菌数较为稳定。为了避免低温造成伤害,Vp附着于浮游生物上,沉降至水底越冬,至隔年温度上升之后再度随着季节性水流四处分布,形成年周期的循环。?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致病因子 所致疾病:本病多在夏秋季发生于沿海地区,常造成集体发病。由于海鲜空运,内地城市病例也逐渐增多。人类食用被致病性Vp污染的或未煮熟的海产品会引起急性肠胃炎。通常发病的潜伏期为1 h至4 d不等,大多为10h左右。患者出现腹泻、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和发热现象,严重时甚至出现脱水、昏迷等症状。 Vp引起的中毒比例很高,仅次于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媒介:Vp食物中毒,是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所致,主要来自海产品,如墨鱼、海鱼、海虾、海蟹、海蜇,以及含盐分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本菌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在中国,由于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不强, 交叉污染和再次污染的现象 经常发生,引起Vp中毒的食 物除海产品外,还有凉拌菜 和熟食制品等。 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方法 传统方法:目前,我国对Vp的检测方法标准为:国家标准GB/T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弧菌检验》。Vp的传统检测方法,操作比较繁琐,包括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动力、血清学分型、溶血及毒力实验等步骤,完成鉴定工作一般需要5-7d,检测周期长,工作量大并且操作复杂,灵敏度有限,不适合快速检测。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显著特异性来进行细菌鉴别和血清型定性的方法,该项技术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易于观察等优点。目前已建立的Vp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和胶体金技术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于Vp的检测,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检测周期长、操作繁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