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甜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摘 要
甜杏仁油产业是新疆的特色产业之一,经检测甜杏仁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 96.82% ,成
分含量最高的是油酸和亚油酸,此外还含有维生素 E 等成分。在常温放置 1 个月后,经检测,
甜杏仁油的不饱和脂肪酸下降到 92.12% 。在实际应用中甜杏仁油由于本身液体性质的限制,
使其利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将液态甜杏仁油制备成固态粉末状的微胶囊,由于囊壁材料的
保护,甜杏仁油与外界隔绝,其成分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变化不大。由于油脂由流动性的液
体变为半流动的粉末固体,利于甜杏仁油脂运输与贮藏,并扩大了甜杏仁在食品行业的生产
加工中的使用范围。
本文以甜杏仁油为芯材,对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的工艺及微胶囊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包
埋络合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成品微胶囊的性质进行
了分析,从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1.确定了 β-环糊精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各因素的影响次序是:芯壁比例>包埋温度>
包埋时间;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实验,确定了 β-环糊精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为:
芯壁比例 1:6,包埋温度45 ℃,包埋时间2h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包埋率为 93.60% 。
2.研究了 β-环糊精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的性能,结果表明,β-环糊精制备的甜杏仁油微胶囊在常温下
状态较为稳定,不耐酸性和耐有益金属离子,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必须配以稳定剂使用;经加热实验
结果显示包埋率由常温下的 93.32%最低降至 85℃加热4h 的91.51%,证明囊壁抗热性较强,结构紧
密细致。
3.选用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通过喷雾干燥法,有效证实了
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甜杏仁油作为芯材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的可行性。采用二
次旋转回归设计实验确定了杏仁油微胶囊最佳工艺参数为杏仁油质量分数 30% 、乳化剂添加量为
2.2%、SPI:MG 比例为 1:1,固形物浓度为20% ,在此状况下测得的微胶囊的包埋率为 94.56% 。并采
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甜杏仁油微胶囊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的影响顺序是:
进风温度>进料量>出风温度。最终优化的工艺结果是:进风温度 185℃,出风温度 80℃,进料量
-1
600mL·h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包埋率为 94.58% 。
4.对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复合壁材制备的甜杏仁油微胶囊进行了各种理化性能及贮藏实验的研
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制备的甜杏仁油微胶囊在加速氧化的过程中,其过
氧化值一直保持在 10meq/kg 一下,证实了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复合壁材具有良好的抗热性能和
抗氧化性能;贮藏实验表明甜杏仁油被制备成微胶囊以后能有效地保持其成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囊芯成分经气象色谱检测证实处于稳定状态;各类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卫生要求。
关键词:甜杏仁油;微胶囊;包埋络合法;喷雾干燥法;理化性能;贮藏
I
The research on the sweet almond microcapusulation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microcapusule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the sweet almond oil was one peculiar industry, it was detected that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 was 96.82%, and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 fall to 92.21% after one month. And for its
liquidity, its utilization was limited for the microcapsulation, the component of the sweet almond was
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随机海浪下的船舶非线性横摇和倾覆的研究.pdf
- 台湾桤木无性系生长与材性的遗传变异的研究.pdf
- 太湖河蚬的时空分布及其对N、P的贡献.pdf
- 钛合金精密铸造型壳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研究.pdf
- 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发展的历时考察和标准的研究.pdf
- 坍塌的象牙塔__--__世纪之交“大学叙事”中的集体审丑.pdf
- 谭恩美自传性长篇作品的性别意识和心理学的研究.pdf
- 炭化及其乙酰化处理对毛竹性能的影响.pdf
- 炭化木胶合板制作工艺与性能的研究.pdf
- 戊唑醇硅酸钙纳米胶囊缓释剂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