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片生长与衰老过程中叶绿体光合能力的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研究.pdf

银杏叶片生长与衰老过程中叶绿体光合能力的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银杏叶片生长和衰老过程中叶绿体光合能力的变化 及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大田栽培的十年生银杏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叶片生 长和衰老过程中叶绿体光合能力的变化及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以盆栽三年 生银杏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光合能力的变化 随着叶片的展开,叶片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与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 常少;淀粉粒不断积累。这些结果表明光合器官在展叶过程中逐步发育和完善, 展叶过程中叶片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固定C02,相对叶面积可作为叶片发育成熟 程度的可靠标志之一。幼叶的Fv/Fm和ETo/RC仅略低于完全展开叶,表明相对 叶面积达到32%后,幼叶的原初光化学反应己基本建成。而相对叶面积达到71% 时,净光合速率才达到完全展开叶片的70%左右,表明幼叶的光合能力主要受碳 同化暗反应的限制。幼叶细胞中由SOD、APX,CAT和POD组成的抗氧化酶保 护系统及时建立起光保护的相关机制,使幼叶在田间自然强光下没有产生严重的 光抑制。虽然展叶过程中叶片类胡萝b素含量变化不大,但幼叶类胡萝b素含量 与叶绿素含量之比显著高于全展叶片,且随着叶面积的增加该比值下降。展叶过 程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有着明显改变,基粒类囊体逐渐丰富,片层结构更为发达, 排列更加整齐,光合机构逐步完善。总之,叶绿体的光合能力随着叶片展开而逐 渐增强。 2衰老过程中叶绿体光合能力的变化 总叶绿素含量在叶片全展后迅速下降,表明叶片的衰老在其全展后即已起 始。在衰老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始终要高于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衰老 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而类胡萝b素与叶绿素比值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呈上升的趋 势,在衰老末期尤为显著。衰老末期,类胡萝卜素在避免过剩激发能对光合系统 的破坏方面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叶绿体中ATP含量、叶绿体放氧活性、电子传 其叶绿体内SOD、APX、POD和CAT四种酶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2 中文摘要 衰老后期活性最高。直到衰老末期,四种酶酶活性才同时大幅下降。表明叶绿体 在叶片全展到衰老后期期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活性氧清除的酶促能力。叶片衰老 过程中其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叶片的衰老,叶绿体内基质 片层变得松散,叶绿体体积逐渐膨大,形态以不正常的圆形为主,类囊体膜的结 构遭到破坏,基粒类囊体膜逐渐松散或消融,基质逐渐散失,嗜锇滴变大并逐渐 增多。随着衰老的加剧,叶绿体开始解体,被膜破裂,内含物减少,内部结构出 现破坏,最后叶绿体完全解体。总之,叶绿体的光合能力随着叶片的衰老而不断 下降。 3生长过程中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明光抑制情况下PSII反应中心供体侧和受体侧功能都受到暂时抑制。中午时段, ABS/RC和TRo/RC明显增加,RC/CS明显下降,表明中午时的强光、高温伤害了 PSII的反应中心,使PSⅡ的光能转效率下降,导致过剩激发能增加。而DIo/RC增 加,说明叶片在中午时段启动了某种能量耗散机制,以耗散过剩激发能。Fv/Fm 和F帅。一天中均先下降后上升在13点左右达到最低点,说明此时叶片的PSII活 性中心受损,光合作用原初反应过程受抑制。PIabs一天中也先下降后上升在13点 左右达到最低点,但下降和上升的幅度比Fv/Fm大得多,说明随着光温的日变化, PIab。比Fv/Fm变化更敏感。随着光温的日变化,银杏叶片展叶过程中无论是幼叶 还是成熟叶片,Fv/Fm、PIab。以及Fv/Fo在一天中均先下降后上升,并都在13点左 右达到最低点,但19时都能基本恢复到早7时的水平。说明中午时的强光、高温 虽然伤害了PSI[的反应中心,但这只是PSII反应中心发生可逆失活,光合机构并 未受到不可逆损伤。 4衰老过程中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 .叶片衰老过程中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均具有 O、J、I、P相等典型特征位点,衰老末期则不明显。在日变化过程中,J、I、P 等相荧光在早7时相对较高,后逐渐降低,于13时左右达到最低值,然后又逐 渐升高,衰老前期、中期和后期于18时左右基本恢复到早7时的水平,而衰老 末期则明显不能恢复,表明衰老末期光合机构已发生不可逆损害。随着光温的日 变化,衰老前期、中期和后期

文档评论(0)

whx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