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经典人工智能技术—知识表示、推理与搜索详解.ppt
示例不用详细讲,只表示讲完概念后用示例来说明 被认为是机器证明的重大突破 在变化为子句时,丧失了因果关系的语义 包含了问题所有可能状态和转换关系的图 图中的边是能够导致状态变化的操作 图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路径对应的操作序列就是问题的解 请问这个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解法?4种,有4条从初始到目标的路径 要从常德到醴陵,怎么走? 图在计算机中以一定的数据结构存储,比如邻接矩阵,邻接表等 状态空间图表示整个搜索的空间,是个逻辑概念,在搜索进行前是不存在的,即隐式的。 我们只知道某一状态下可以执行什么操作,到达什么状态。 走到益阳后为避免回到常德,需要记住哪些点已经走过 在益阳还有3条路可以选择,假设娄底到衡阳、湘乡的路不存在,就需要选择另外一条路,但不能退回益阳,因此还必须记住下一步可以考察的候选节点 再按类似的步骤一直到走到醴陵为止 到了醴陵后,如果忘记了是怎么走过来的,那么路径还是没找到,所以必须能从目标再回溯,获得找到的路径 刚刚的方法对应的就是深度优先搜索 所谓深度,就是沿着图中某一支一直走下去,直到找到目标,或者无法往下走再换到另一支 要做到这些,需要一些额外的数据结构来存储相关信息,对应的为open,closed,和指向父节点的指针 Nils Nilsson invented a heuristic based approach to increase the speed of Dijkstras algorithm. This algorithm was called A1. In 1967 Bertram Raphael made dramatic improvements upon this algorithm, but failed to show optimality. He called this algorithm A2.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1 2 3 8 4 5 6 7 4 1 2 3 8 5 6 7 1 2 3 8 4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8 4 5 6 7 5 6 7 5 6 7 1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2 3 4 5 宽度优先搜索树 1 2 3 8 4 5 6 7 27 1 3 4 5 6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23 24 25 26 2 7 8 22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4 1 2 3 8 5 6 7 深度优先搜索树(深度约束=4)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2 3 8 4 5 6 7 1 3 4 5 6 2 7 8 能否预先知道下一步应选择谁? 启发式搜索 有信息搜索 搜索过程中利用与问题有关的经验信息(启发式信息) 引入估价函数来估计节点位于解路径上的“希望”,函数值越小“希望”越大 搜索过程中按照估价函数的大小对OPEN表排序 每次选择估价函数值最小的节点作为下一步考察的节点 估价函数 是启发式搜索中最重要的因素 启发式搜索和盲目搜索的不同就体现在对OPEN表按估价函数的大小排序 不同的估价函数所体现出来的搜索效率不同,甚至天差地远 不同的估价函数也决定了不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 A算法 1964年,尼尔逊提出一种算法以提高最短路径搜索的效率,被称为A1算法 1967年,拉斐尔改进了A1算法,称为A2算法 尼尔逊 拉斐尔 A算法 特征: 估价函数 f (x) = g (x) + h (x) 从起始状态到当前状态x的代价 从当前状态x到目标状态的估计代价(启发函数) 虽提高了算法效率,但不能保证找到最优解 A*算法 1968年,彼得.哈特对A算法进行了很小的修改,并证明了当估价函数满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