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课件钩虫解决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杆状蚴:第一期杆状蚴、第二期杆状蚴 丝状蚴:第三期幼虫 * Biology of filariform:口孔封闭,向温性和向湿性,与人体皮肤接触时,活动力显著增加 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主动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 * 卵在土壤中24小时孵化,第一龄幼虫以细菌或有机质为食,2天后蜕皮为第二龄幼虫,5-6天后蜕皮为第三龄幼虫,即丝状蚴。土壤中幼虫生存与土表1-2cm,需要一定的水分。 卵在环境中(土壤)的发育: 8~9天 卵 丝状蚴。 环境适宜的土壤中 * 幼虫迁延现象: 十二指肠钩虫感染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前,可滞留于其它组织中,暂停发育,受到刺激后才移行到小肠恢复发育。 卵在土壤中24小时孵化,第一龄幼虫以细菌或有机质为食,2天后蜕皮为第二龄幼虫,5-6天后蜕皮为第三龄幼虫,即丝状蚴。土壤中幼虫生存与土表1-2cm,需要一定的水分。 * * 1)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和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患者皮肤腊黄、头晕、无力,俗称懒黄病、黄胖病。 2)腹泻和异嗜症:腹痛、腹泻、黑便,喜食破布、煤渣、泥土。称为“异嗜症”。发生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 3)婴幼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婴幼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死亡率高(4-7%)。多由于被钩虫蚴污染的尿布或裤子而感染;少数经胚胎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急性病人达15%以上,高达86%,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但严重贫血钩虫病病人,嗜酸性粒细胞正常0~3%。 * The tongue is smooth and lacks papillae * Pu 匍 * 钩虫病呈世界分布,我国在各省几乎均有流行。钩虫病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坝地区。其中以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徽、云南、海南和台湾省较为严重。 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长江流域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的混合感染 * 1)药物驱虫:甲苯咪唑、阿苯达 唑(肠虫清)、噻嘧啶(抗虫灵)。 2)治疗贫血和营养不良:补充铁 剂,少量多次输血,给予富含 维生素与蛋白质的饮食。 2.幼虫? 幼虫: 通称钩蚴, 杆状蚴 丝状蚴 Morphology of filariform 丝状蚴及其外披的鞘膜 丝状蚴口腔封闭 丝状蚴具有感染能力,故又称为感染期蚴。 3.虫卵: ※卵形:椭圆 ※大小:60×40μm ※卵壳:薄; ※卵色:无色透明 ※卵内容物:新鲜粪便中虫卵内细胞多分裂为4~8个;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 ※两种钩虫卵极相似,难以区分。 二、钩虫生活史 3.成虫寄生 1.卵在土壤中发育 2.幼虫移行 幼虫迁延现象? 血循环→右心 三、致病 1.幼虫致病 2.成虫致病 1. 幼虫致病 机理 幼虫移行: 移行过程中产生组织反应 临床表现 ⑴.钩蚴性皮炎(粪毒):烧灼、针刺感、瘙痒、丘疹、水泡、 脓疱等 ⑵.钩蚴性肺炎:(咳嗽、咯血、发热、哮喘 ) 成虫致病 1.肠钩虫病 ⑴. 胃病样:恶心、呕吐、反酸、嗳气、上腹痛 ⑵. 肠病样:腹胀、腹痛、腹泻 ⑶. 消化道出血:柏油样粪便 ⑷. 异嗜症(机制:缺铁与毒素的作用) 2.贫血:缺铁性贫血和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3.婴儿钩虫病(后天与先天性感染) 黑便、腹泻、贫血、支气管炎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钩虫咬附于肠粘膜 肠壁出血 钩虫引起的贫血 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皮肤蜡黄 头晕 气短乏力和心慌等。 有的病人有面部及全 身浮肿、以下肢多见, 中医称本病为黄胖病、 黄肿病等。 钩虫所致舌炎 Severe hookworm anaemia in the same patient showing nail deformities (koilonychias). In this condition, the nails become thin and concave with raised edges. 钩虫所致反甲 营养不良面部水肿,似有腹水 皮肤蜡黄,指甲苍白。 钩虫病患者 贫血发生机理? 巴西钩口线虫:皮肤幼虫移行症 皮肤幼虫移行症 (cutaneous larva migrans,CLM) 因幼虫移行弯曲,引起皮疹呈匐行线状,故称匐形疹(creeping ? eruption)。 巴西钩口线虫 CLM of the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