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47013.2-讲课版.doc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BT47013.2-讲课版.doc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要求 2 5  6 6 承压设备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 19 7 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 24 8 记录和报告 27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特指标 29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黑度计(光学密度计)定期方法 30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暗室安全照明时间确定 31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典型透照方式示意图 33 附录E(资料性附录) 环向对接焊缝透照次数确定方法 38 附录F(规范性附录)焦点尺寸计算方法 45 附录G(规范性附录) 几何不清晰度g)计算方法 46 附录H(资料性附录) 滤光板 47 附录I (规范性附录) 定位标记的放置原则 48 附录J (资料性附录) 底片硫代硫酸盐离子浓度测量方法 52 附录K(规范性附录) 对比试块的型式和规格 53 附录L(资料性附录) 管子管板角焊缝射线照相技术要求 55 前 言 本标准NB/T 47013(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13个部分: ——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第2部分:射线检测; —— 第3部分:超声检测; —— 第4部分:磁粉检测; —— 第5部分:渗透检测; —— 第6部分:涡流检测; —— 第7部分:目视检测; —— 第8部分:泄漏检测; —— 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 —— 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 第12部分:漏磁检测; ——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NB/T 47013(JB/T 4730)的第2部分:射线检测。本部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 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中的内容,与JB/T 4730.2—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插入式管座角接接头对接焊缝、安放式管座角接接头对接焊缝和 管子-管板角焊缝的X射线及γ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并取消了钢的分类; ——修改和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射线检测专用术语和定义的内容; ——增加Tm170和Yb169射线源应用的规定; ——修改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分类,将胶片分为C1、C2、C3、C4、C5和C6六类。胶片类型的选 择按照新的分类标准重新进行修订,同时补充了胶片灰雾度测量的相关要求; ——修改了黑度计核查时机的内容; ——增加了标准密度片的黑度范围和测量点数目的相关规定; ——增加了内偏心透照(F<R)时透照次数的计算公式(附录E); ——增加了增感屏质量及使用要求、中屏材料及厚度范围、以及Tm170和Yb169两种γ射线增感屏材料及厚度范围,并明确了增感屏制造标准; ——增加了孔型像质计应用的内容,并修订了不同材料的像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及像质计使用 和放置原则; ——增加了暗室安全照明时间确定的内容; ——增加了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和验证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特殊条件下射线检测技术等级允许放宽原则; ——修改了检测时机要求,明确检测时机应满足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技术文件的要求,同 时还应满足合同双方商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增加了焊接接头检测区宽度范围确定的内容; ——增加了胶片透照技术和底片观察技术应用的内容; ——增加了确定管座角焊缝、椭圆形封头和蝶形封头小r区的焊缝,以及其他曲率连续变化的焊缝 一次透照长度的原则; ——增加了有效评定区搭接的技术要求; ——修改了结构限制特殊情况下小径管的透照原则; ——增加了安放式和插入式管座角焊缝采用源在内透照方式时f的放宽原则; ——增加了胶片与被检工件之间距离的放置原则; ——增加了γ射线源曝光时间限值和限制使用多源曝光的规定,以及球罐全景曝光像质计摆放要求; ——增加了滤光板应用的推荐技术要求(附录H); ——修改了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的放置原则; ——增加了胶片暗室处理试剂选用原则、胶片处理延迟时间及其底片处理质量检验的内容; ——修改了底片质量要求的内容,增加了底片保存的内容; ——修改了不同透照厚度应达到的像质计灵敏度,对应的材料厚度范围有所扩大,并增加了孔型像 质计的灵敏度要求; ——取消了“专用像质计的型式和规格”的内容; —— 修改了小径管专用对比试块。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东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