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之抗菌药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抗菌药物:由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抗生素)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称。 抗菌药物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 化学治疗: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相关概念 抗菌谱: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抑菌剂:凡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药物。 杀菌剂: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药物。 1.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 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3.抑制蛋白质合成 4. 抑制核酸代谢 5. 影响叶酸代谢 N-乙酰胞壁酸 双糖十肽 转肽酶(PBPS的一种) 粘肽 聚合物 N-乙酰葡萄糖胺 ?-内酰胺类药物抗菌机制 药物分子中高活性?-内酰胺环的酰胺键能选择性与转肽酶共价结合,形成乙酰化转肽酶而失活,使转肽作用不能进行,阻止胞质膜外粘肽交叉连接。 ——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 抑制蛋白质合成︱ 蝶啶 二氢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 二氢叶酸 对氨基苯甲酸 (PABA) 核酸合成 第三节 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第三节 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应具备的条件 对致病微生物有高度选择毒性,而对宿主无毒或毒性极低; 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受性; 具有优良的药动学特点,最好为速效、强效及长效药物; 性状稳定,不易被酸、碱、光、热及酶等破坏;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明确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2、根据抗菌药物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药 3、根据患者的机体状态及肝肾功能选药 4、制定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5、控制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6、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和局部应用 * * * * *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述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内酰胺类 ↓ 细胞壁 + 多粘菌类抗菌药→ 与G-菌胞浆膜磷脂结合形成复合 物,干扰膜的生物学作用。 多烯类抗真菌药→ 与真菌胞浆膜麦角固醇结合,形 成通道,通透性增加,菌体内物 质外漏导致细胞死亡。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通过与30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 蛋白质合成 通过与50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 蛋白质合成 喹诺酮类 抑制DNA回旋酶(又称拓扑异构酶Ⅱ)、拓扑异构酶Ⅳ→ 复制受阻 → DNA合成↓ 利福平 抑制依赖DNA的RNA聚合酶→转录受阻 →mRNA↓ —— 抑制核酸代谢 —— —— 影响叶酸代谢 —— ↑ 磺胺类药物 ↑ 甲氧苄啶 甲氨蝶啶 乙胺嘧啶 四氢叶酸(辅酶) 一碳基团转移酶 前体 叶酸合成 核糖体 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或不敏感,致使药物疗效降低或无效。 耐药性产生机制 1、药物不能到达其靶部位 2、细菌所产生的酶使药物失活 3、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4、改变代谢途径 *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