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详解.pptVIP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 陈洪生 博士 主任 教授  江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主要内容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历程 1、政治的涵义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孙中山 “权能分治”: ——众人应该有“政权”,就是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来监督政府; ——政府应该有“治权”,就是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来治理国家。 政治就是政治权力的获取、行使与控制行为,最终体现在政治制度构架上。 2、中国三权分立的历史尝试 (1)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中书:出令机关,草拟皇帝的诏敕文书; 门下:审议机关,即审议和封驳; 尚书:执行机关,发布和执行政令。其下辖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 (2)清末改制的努力 1906年清王朝宣布准备实行宪政; 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的13名阁员中8名皇族或满人,1名蒙古人,4名汉人。时人谓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1908年8月清政府声明1916年颁布宪法,选举国会,1917年召开国会选举内阁,并发布了“宪法大纲”。然而,大纲规定的君主权限与专制帝王没有多少区别。而过渡时期中央设立的暂行议院职权的资政院与各省设立的咨议局也仅仅是政府的咨询机关。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追求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其《就职宣言书》规定:“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 孙中山曾指出:“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 南京临时政府即采用了集权于总统个人的总统制,总统的行政权力高踞于立法、司法权之上,有“统治全国之权”,带有很大的人治色彩。 南京临时政府构成中,9名部长中,同盟会老会员占1/3,且各部实行“部长取名,次长取实”的方案,次长多由同盟会骨干担任,其他部长(主要是旧官僚与立宪派分子)因无实权多半未就职,因此主要由次长主持工作,出席国务会议。 南京临时参议院的43名参议员中,33名为同盟会成员。 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封建帝制灭亡; 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同意辞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主持制定并亲自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链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质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仅是“总揽政务” ——未规定总统可解散参议院之权(内阁制应有之权) ——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内阁制不应有之权)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位; 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由同盟会改组而来的国民党获胜,宋教仁将出任内阁总理,却遭致袁世凯暗杀,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但以失败而告终; 1914年1月,袁世凯解散了国会; 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公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但约法规定的立法院始终未成立; 1916年元旦,袁世凯打起君主立宪制旗号,推行洪宪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实质为封建帝制;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责任内阁制。6月6日袁命归西天,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和奉系。 “府院之争” :1916年6月7日,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但政府实权由皖系军阀段祺瑞掌握,与黎元洪掌握的国会明争暗斗。 “贿选总统”:1923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逼走大总统黎元洪。9月10日,举行总统预选会,曹锟用威胁和贿赂的办法收买议员,以5000至10000元买一张选票,以40万元收买国会议长,共用去贿款1350余万元。10月5日,正式选举总统,曹锟派军警监视会场,出席议员587人,结果曹锟以480票当选为“贿选总统”,之后还公布了一部“贿选宪法”——《中华民国宪法》。 1927年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是一党专政。 《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替国民大会行使政权,“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 不承认其他党派的合法地位 3、中国“议行合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议行合一的主张 ——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