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12:生物的进化
网络体系总览
知识梳理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1)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
(2)生物进化的方向
(3)物种的形成
疑难突破
1、对重点、难点知识加深理解,有助于分析解答较难问题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②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③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④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⑤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
生物通过生殖发育产生的后代,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即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生物的变异可分两类: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取得有限生活条件的能力强,因而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大部分的个体具有不利变异,它们取得有限生活条件的能力差,因而在生存斗争中,被环境淘汰(不适者被淘汰)。所以,生物具有的变异类型决定着它们在生存斗争中的命运。
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生物,有利变异的表现形式不同。如在辽阔的草原,快速奔跑或挖洞穴居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有利变异;而在森林中,树栖攀缘、伏击捕食则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有利变异。同一种生物,其有利变异的表现形式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如雷鸟的白色羽毛,在雪地环境中,是雷鸟的有利变异(保护色);但当降雪延迟时,雷鸟受其物种遗传性的控制,到了相应时节,仍要换上白色羽毛,这时,白色的羽毛是雷鸟的不利变异,因为,雷鸟具有这一特征,易被敌害发现。
(3)自然选择的几个问题
①选择的对象:表面上看,自然选择是对一个个不同生物个体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含的变异进行选择。从分子水平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从而改变着种群中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
②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环境的因素很多,有一种或几种因素起主导的选择作用。如用农药喷洒害虫,害虫大量死亡(不抗药性),少数害虫生存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农药把这一变化中抗药个体区分开来。如果不喷洒农药,害虫无论抗药与否,都能生存,危害作物。农药只起选择作用,把抗药性状选择保留下来,并通过繁殖传给下一代,使抗药性在下一代某些个体中得以积累加强。再如狼和鹿互为对方环境的一部分,两者通过奔跑追杀、捕食与被捕食,相互选择着对方的各种变异,促使它们都朝着更加快速奔跑方向进化,从而提高捕食能力或逃避追杀的能力。由此可见,环境对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
③选择的手段:生物繁殖产生的大量后代与有限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并加剧生存斗争。通过生存斗争,使少数具有有利变异的生物个体生存下来,从而完成一次自然对生物的选择。生存斗争的结果,缓解或解除了大量生物个体与有限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使生存下来的少量生物个体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条件,迅速生长、发育,并繁殖产生大量的后代,结果又引起新一轮生存斗争,生物面临再一次的选择。因此,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通过多次的自然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的部分个体,使之得以积累加强,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朝特定方向进化发展,久而久之,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新类型。生物产生变异后,由自然选择决定其生存或淘汰,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所以,虽然生物产生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却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因而生物进化也是定向的。
(4)生物的多样性:不同环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等各不相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特定环境自然选择的定向性和不同生物生存环境多样性共同形成的。多样的环境必然对生物进行多方向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必然是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种多样。
(5)遗传在个体生殖发育和种族进化中的作用:在生物个体的生殖发育中,遗传可使子代与亲代相似,从而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遗传在种族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在一次次自然选择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成显著有利变异,进而产生生物新类型或新的物种。
思考讨论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概括,四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使选择具有定向性;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