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版杨可桢等齿轮传动详解.ppt

机械设计基础第版杨可桢等齿轮传动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基础第版杨可桢等齿轮传动详解.ppt

二、设计准则: 不打滑:条件,Fmax=[F] 破坏带 足够寿命:条件, σmax =[σ] 满足不打滑带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即: 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紧边拉力F1 F1=Aσ 1= A([σ] - σ b1- σc ) 保证不打滑,且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P=Fmax·V/1000(kw) 当带有打滑趋势时,摩擦力达到极限值,分析此时带上微小弧段的受力平衡情况 ,略去 , 柔韧体摩擦的欧拉公式 F1+F2=2F0 (1) Fe=F1-F2=Ff (2) F1=F0+Fe/2 F2=F0-Fe/2 (3) e—自然对数的底 f—摩擦系数(对V带,用当量摩擦系数fv代替f) —带在带轮上的包角,rad 由前述: 将(3)代入欧拉公式得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 当带上摩擦力达到最大时, 有效拉力最大 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优点: 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 噪音低; 有过载保护作用; 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方便。 可实现大距离的直接传动。 缺点:传动比不准、传动效率低; 作用在轴上的力较大; 外廓尺寸大 适用场合 中心距较大、不需要精确传动比、50KW以下、无腐蚀介质、无淋水淋油、速度较高5~25m/s、单级传动比i7的场合。 带的弹性滑动曲线 弹性滑动区 部分打滑 完全打滑 Fe ε(%) Fmax 2 拉力差大,ε大, 部分打滑,传动效率(=P2/P1*100%=T2*n2/T1*n1)降低,传动能力下降。直至失败。 不同初拉力F0下带的弹性滑动曲线比较 Fe ε(%) Fmax1 F02>F01 F01 F02 Fmax2 * ∴ 带的弹性滑动: 绕经主动轮: V带V1 绕经从动轮: V带V2 V1V2 滑动率: 传动比: 由于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不同,产生的弹性变形不同,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 正常情况下,带的弹性滑动并不是发生在全部包角的接触弧上。 第二章 带传动设计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利用中间挠性件 (带或链),将主动件的运动和动力传给从动件。 § 2.1 带传动概述 § 2.2 带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 2.3 三角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一、 带传动的应用、特点、类型 V带的类型和型号 二、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三、 传动带的受力分析 四、 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 六、传动带的应力分析 § 2.1 带传动概述 五、 带传动的运动特性----弹性滑动和打滑 1、带传动的组成和带的类型 按带的截面形状分: 平皮带 V型带 多楔带 圆带 同步带…….. 一、带传动的应用、特点、类型 V带的类型和型号 V带的类型与结构 普通V带 窄V带 联组V带 齿形V带 大楔角V带 宽V带 普V带结构 普通V带 窄V带 普通V型带为封闭的环状,有七种断面尺寸: y、Z、A、B、C、D、E。y型断面最小, E型最大,见表。 每一种截面对应有不同的带长,以基准长为公称长度Ld。 标记:带型、带长和标准代号组成。 例:A----1600 GB11544--1989 V型带的型号 标准 2、带传动类型 按带的传动方式分 开口传动 交叉传动 半交叉传动 3、带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 噪音低 有过载保护作用 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方便。 可实现大距离的直接传动。 缺点: 传动比不准、传动效率低 作用在轴上的力较大 外廓尺寸大 4、适用场合 中心距较大、不需要精确传动比、50KW以下、无腐蚀介质、无淋水淋油、速度较高5~25m/s、单级传动比i7的场合。 三、传动带的受力分析---- F0 V ΣFf ΣFf F0 + + 主动轮 F2 F1 1. 预紧 (初拉)力F0 —必须保证足够大。将直接影响摩擦力极大值。 2. 紧边拉力F1— 松边拉力F2— 带一边被拉紧, 一边被放松。 紧边:绕上主动轮一边被拉紧,拉力由F0增加到F1 松边:绕上从动轮一边被放松,拉力由F0减小到F2 传动时: 变形协调 F1 +F2 = 2F0 + + 主动轮 F2 F2 ΣFf ΣFf F1 F1 V 注:传动比 i(增速.减速); 小轮为1,不一定主动. ΣFf +F2 -F1 =0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