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 紫外-可见光谱 1.紫外可见光及紫外可见光谱 远紫外(真空紫外) 10~200nm 近紫外: 200 ~ 400 nm 可见光: 400 ~ 800 nm 2、紫外可见光谱的特点 基本原理 (1)? 分子轨道及分子中电子的类型: 成单键的σ轨道(σ电子) 成双键的π轨道(π电子) 末成键的n轨道(n电子) 紫外光谱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一、几个概念 生色团与助色团 红移与蓝移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二、烯烃与共轭多烯的UV (π→π※,ε >10000 ) 1、孤立烯的UV与末端吸收 2、共轭多烯的UV(实例自学) (前线轨道理论和Woodward-Fieser规则) 三、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UV 1、R带: n→π※ ,300nm附近,ε <1000; 2、 K带:π→π※, 220nm附近,ε >10000 3、 Woodward-Fieser规则 芳香族化合物都具有环状的共轭体系,一般都有三个吸收带。苯的吸收带为: E1带 184 nm (? = 47000) E2带 204 nm (? = 6900) B带 254 nm (? = 250) 五 立体因素的影响 平衡体系的UV 思考与讨论: 乙酰乙酸乙酯的紫外光谱数据如下,请解释其紫外吸收与溶剂间的关系 紫外光谱解释 一、解释的程序和方法 二、模型化合物的应用 1、利血平骨架的确定 2、北五味子成分骨架的确定 3、香豆素、蒽醌类等化合物的UV 三、试剂和化学反应的配合作用 例子:黄酮类UV诊断试剂的应用 杜鹃黄苷(Azalein)的结构测定 四、UV图谱集和数据表 紫外光谱例解 例1、 例2、水芹素(C10H16) 异构体结构测定 α-水芹素 IR:1640(w)1387(m)1369(m)820(m)700(m) UV:263nm(ε2500) β -水芹素 IR:1750(w) 1645(m) 1383(m)1370(m)890(s) UV:231n(ε9000) 思考与练习 一、请用UV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芦丁、槲皮素、甘草素、甘草苷 2、大黄素、大黄酚 3、 α -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 二、从植物中分得的倍半萜类成分α-Cyperone其结构可能是A或B,UV测得紫外吸收为252nm(lgε4.3),请确定其结构。 溶剂对吸收峰位的影响(如异丙叉丙酮) 溶剂极性对π→π* 和n→π* 跃迁的影响 从五味子属植物的果实中分离出一系列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成分由于它们都具有共同母核,因此它们的UV都十分接近。 化合物 λmax,nm (logε,MeOH) 五味子素 217(4.72),251(4.26),280(3.63) γ-五味子素 218 (4.75),254 (4.19),280(3.81) 去氧五味子素 218 (4.54),252 (4.07),285(3.27) 五味子酚 218 (4.75),248 (4.31),282(3.92) 南五味子素 230 (4.20),254 (4.05),278(3.54) 五味子酯甲 221 (4.69),254 (4.07),285(3.56) 五味子酯乙 221 (4.69),260 (4.01),295(3.42) 五味子酯丁 230 (4.68),260 (4.00),285(3.46) ? * * n→π※ n π※ σ→σ※ σ σ※ n→σ※ π→π※ π E 120-140 160-200 180-210 270-300 C-C C=CC=O C-X C=CN=O 分子轨道的能级和电子跃迁图 电子跃迁类型及其能级差大小: △?? E n→π※∠ π→π※ ∠n→σ※∠π→σ※∠σ→π※∠σ→σ※ Λmax 200-400nm 200nm ∠200nm 200-400nm(共轭时) ? (3)电子跃迁能级差约为1~20ev, λmax约在60 ~ 800nm.因同时伴随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紫外吸收光谱常为较宽的吸收带. (2)分子轨道的能级和电子跃迁 峰位(λmax)的影响因素: 电子跃迁类型 生色团与助色团 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 垮环效应 溶剂效应(溶剂极性和PH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风1500kw风机常见故障处理手册.pdf VIP
- 涉外发电工程NFPA72标准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研究.docx VIP
-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完整版.pdf VIP
- 金风1500kW风机常见故障处理手册讲解.doc VIP
- GBT50344-201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二重管旋喷桩施工工艺.doc VIP
-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科学家的故事 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摩尔根.pptx
- 临床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感染并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护理查房.pptx VIP
-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pdf VIP
- 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工资套改对照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