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INHANG 第十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 跨国公司 本章主要研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行为的发生机理 涉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大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预备知识: 跨国公司的一般含义 以本国为基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它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公司,从事跨国界的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大型垄断企业 可见,跨国公司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引言 跨国公司理论,又称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解释跨国公司的产生、发展和利益的理论 主流跨国公司理论是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为参照,重点探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行为的发生机理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关系密不可分,前者属于投资领域,后者属于贸易领域 ※跨国公司与国际资本流动密不可分 国际资本流动 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跨越国境流向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和活动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 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FDI) 一个公司在外国直接投资建立新的设施以生产或营销某一产品;其中投资后,对投资对象的直接控制权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特征 国际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又称证券投资或债权投资,不寻求控制权为目的, 投资人仅关心投资的报酬(如股息、债息和利息) 第一节 企业优势、交易成本及内部化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出现,首先是为了解释战后美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特别是对西欧的投资 研究跨国公司相对于当地企业的特有优势(即垄断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一个出发点 垄断优势理论与公司内部化理论都是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 一、垄断优势的获得和实现 (垄断优势理论) 代表人物:海默(先驱)、金德尔伯格 1960年,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并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完善 海默等从不完全竞争市场出发,研究发达国家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首开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河 ◎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是假定市场是完全的,现实中更多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条件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不会给自己增加优势和利益 企业的特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只有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才能实现。因此,市场不完全性假设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使企业有可能拥有高于东道国本土企业的净竞争优势 东道国本土企业的优势: 对本国投资环境的适应性 常能得到本国政府的优惠和保护 不必担负跨国经营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和风险 跨国公司FDI,一般具备的垄断优势: 对某种技术的垄断 诸如知识、信息、诀窍等以无形资产存在的技术 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 由规模因素而形成的垄断 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的过剩 具备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 拥有某种原材料或矿山的特权(如德比尔钻石公司) 企业的垄断优势往往与国家的特有优势(如资源禀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的条件 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企业能够保持这些优势 案例:可口可乐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可口可乐拥有可乐的配方,使它生产的可乐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虽然对于东道国市场,本土企业会对本国市场的消费习惯、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等有更多的了解,但拥有可口可乐配方的美国投资者,通过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当地生产这种受欢迎的产品,仍能克服不利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过东道国企业,获取较高的垄断利润。 这种投资成功的核心是投资者拥有垄断优势,最重要的是技术优势。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简评: 首开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河,从过去侧重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角度转到厂商行为及市场结构运行的微观角度 垄断优势论只解释了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但对企业为何不采取商品直接出口,或转让特许证的方式到海外扩展,没有作出解释 二、市场交易内部化 代表人物: 巴克莱、卡森 《跨国公司的未来》(1976) 《国际经营理论》(1978) 建立在交易成本学说基础上的内部化理论,被认为是解释跨国企业的形成和对外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核心原理 认为,内部化市场交易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 (一)内部化理论的起源:交易成本理论 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本质》一文,开始了对企业本质的探讨 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 主要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本质 ★ 交易成本:围绕着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 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 ☆交易成本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