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模拟 专题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年模拟 专题七.doc

A组 专项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15·辽宁锦州期末)从这一活动开始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了。因此今天 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发现西方的思想和技术。它的负面影响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已经灭绝的奴隶制死灰复燃给被奴役的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这一活动”指(  ) A.新航路开辟 B.圈地运动 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解析 “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了”“奴隶制死灰复燃”和“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可以判断是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 答案 A (2015·吉林长春普通高中质量检测)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以后1840年的5 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年达到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B.巩固国防的需要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开发边疆的需求 解析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联系紧密欧美国家为了更方便的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出现了兴办铁路的热潮。 答案C 3.(2015·山东临沂模拟)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 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 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解析 “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B项正确。 答案 B (2014·山东临沂质检)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 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工业革命的开展 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解析 B、C两项均是英国所为可排除。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可排除。结合荷兰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史实可知D项正确。 答案 D (2014·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 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  ) 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 B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 解析 材料介绍德国科学家的成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物理学的影响可见德国在世界科技中的地位: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之一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A、B、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C。 答案 C (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右图为2012年7月28日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对曾经的“世界工厂”的敬意和对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时期进行的反思。如果给这一画面配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 《工业革命的红与黑》 B.《混乱时代的世界工厂》 《浓烟滚滚 血泪滔滔》 D.《拔地而起 开天辟地》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图片和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2015·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一切随人口变化而变化。人口增加了生产和交换就会增加工工场就会兴旺;村庄和城市的规模就会变大;流动人口就会增加。人口增加的压力越大人们做出的建设性反应就会越多这就是无声的命令。……16世纪(英国)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以及毛纺织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许多地主、富裕的自耕农把土地作为牟利的手段实行规模化经营进行商品生产。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既冲垮了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又荡击了以小农个体生产为基本模式的封建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加速了小农与土地的分离 ——孙义飞《近代早期欧洲人口增长 与社会变迁关系模式探析》 (2)概括材料二作者的基本观点。依据材料二以近代英国圈地运动为例证明该观点。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解析 第(2)问第一小问阅读材料二可知作者观点是:人口增长是推动人类社会变迁和整体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第二小问可以转换为论证人口增长与圈地运动的相互作用。第(3)问注意两个回答思路:一是要历史地看待:一定时 答案 (2)基本观点:人口增长是推动人类社会变迁和整体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证明: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对农副产品需求大量增加导致土地规模化经营迅猛发展由此引起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金并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从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3)一定时期内社会发展会影响人口变化;而人口变化又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或阻滞作用。 组 深化提升练 一、选择题 (2015·湖南株洲教学质量统一检测)郭家宏在《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中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