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颐和园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1.doc

《颐和园》教学设计 作者: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水南小学 陶懿 【教材简析】 《颐和园》是人教课标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按游览顺序记叙了颐和园中的著名景点,文章条理清晰,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这篇课文应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结合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景点之美和文字之美,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分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能正确区分近义词“耸立、矗立、屹立”,理解“隐隐约约”并能用它造句。 2、采用指名读、范读、想象画面读、对照图画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背诵描写长廊的那一部分。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能背诵描写长廊的那一部分。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词语联想,游戏引入 1、游戏: 词语大联想: 蒜头花朵冬天清水(水仙)北京冠军2008第一次(奥运会)皇家北京园林长廊(颐和园)2、配乐简介颐和园: 这就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般神奇的建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些这里的美景。 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交流谈感受。 3、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感受颐和园的美,需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就够了,但要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需要美的智慧。同学们有信心吗?现在我们来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 要求:不认识的字注音;思考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 2、检测字词: 耸立、画舫、葱郁、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姿态不一、隐隐约约、闪闪发光。 3、听了课文后你能来说说颐和园是个怎样的公园吗? ⑴学生找到第一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齐读第一段──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你知道了颐和园的哪个特点? (大、美) 老师插入一个知识: 颐和园占地约290.8公顷方米约5000个校园大。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座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 师:了解了这个知识后你想说些什么?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吧! ⑵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颐和园的美丽? 学生说“美丽”找到最后一段“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齐读这句话──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 4、这是什么写法? 首尾照应,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默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 1、围绕颐和园的大和美,作者主要给我们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处美景?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圈出来。 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2、那么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再次朗读课文,用“┄┄”划出来。 出示填空: ()颐和园的大门,()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就()了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就是昆明湖了。游人()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玩。 从这些句子和填的词上你发现了什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用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来写这篇游记的。我们在写这一类文章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作者的这种记叙方法。 四、精读感悟,感受长廊的美 在这些美丽的景色中,最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课件出示长廊图片。同桌互相听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最能体现长廊特点的句子。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1、体会长廊的长: ⑴请你用文中句子告诉大家长廊究竟有多长,好吗? ⑵齐读感受后交流: 你是从哪几个词语感受出来的? 一眼望不到头、700多米长、273间。 ⑶出示两个句子,指导朗读。 通过朗读深化感受 ⑷比较句子,让学生说说哪一种写法好?为什么?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 小结:在这儿作者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写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 2、体会长廊的美。汇报时请抓住关键词,你认为它最能概括出长廊的什么特点? ⑴长廊的颜色美: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 ⑵长廊上的画美: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 ⑶长廓周围的风景美: “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