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Ⅱ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资料.ppt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Ⅱ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组三 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耕犁技术的进步,选B项。 答案:B 2.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图,其中图中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解析:图一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二是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二牛抬杠)。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由此,排除A、B、C三项。 答案:D 3.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 答案:B 4.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解析:北魏到唐朝前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均田制得以推行,唐朝中后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以及国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造成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不仅均田制遭破坏,国家也无法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答案:C 5.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才出现,不可能出现在汉墓中。 答案:C 8.私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9.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2)技术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 (4)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田庄、家庭)两种形态长期并存。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6)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高 考 命 题 研 判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农耕文明与“三农”问题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模式,影响巨大,是考查重点。高考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铁犁牛耕、均田制、土地兼并等几个重要知识点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今后的复习备考时应注意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制度、水利工程等。通过相关历史知识,隐性介入对社会热点的考查是高考的一个显著特点。“三农”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和生产现代化问题。近两年高考有多个题目涉及农业发展问题,说明建立社会热点与历史知识点间的联系是备考的一个有效途径。 尝试命题 【题点】 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文化 1.2012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龙年,下图为我国银行系统发行的银行卡和纪念币,这些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象根源于(  )             A.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 B.重农抑商政策 C.农耕文明的影响 D.西方文化的传入 解析:题干中“干支纪年体系”是为指导传统农业生产服务的,故选C项。 答案:C 【题点】 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 2.“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下图)。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冷》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  )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的标志 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解析:牛作为主要的农用动力,自然受到高度重视,但“鞭打”的方式无法体现A项中的结论,故A项错。牛耕出现在春秋时期,此时属于东周时期,《周礼》记述的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