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电话公司接线员 工作情景 30年代,电话已是一般单位 办公室常见的用具 大清邮局大楼(清末) 1866年,清政府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正式开办。1911年,各级邮政局及代办机构遍布城乡。 上海邮政局 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在民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清1878年发行的大龙邮票 中国近代的报刊,最早是由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创办。它在客观上起了传播西学的积极作用,对我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1858年香港出版《中外新报》,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报纸。 《中外新报》 报纸原样复印件 二、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上海申报馆旧址 1872年上海《申报》创办 夏瑞芳 1871~1914 江苏青浦人 商务印书馆旧貌 1897年创办于上海 中国近代出版事业起步于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期。 鲍咸恩 鲍咸昌 照 相 电 影 交际舞 ? 近代中国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哪些娱乐新时尚呢? 三、娱乐方式的变化 早期照相机 小 故 事: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有专人为她摄 影,她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像清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既有标准特写照,又有日常生活照,还有化装娱乐照。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慈禧扮观音 上海虹口大戏院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照相技术和电影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传到中国 北京天桥电影院 《定军山》剧照1905·北京丰泰内照相馆 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京剧舞台片 《歌女红牡丹》剧照1931 第一部有声电影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 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 剪 发 辫 四、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山装 易 服 饰 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 20世纪初穿西装 戴领结的青年 20世纪20年代初 的女学生打扮 中山装的出现 鞠躬 握手 跪拜、作揖 请安、拱手 礼节 先生、同志 大人、老爷 老太爷、少爷 称呼 辛亥革命后 辛亥革命前 改称呼 废跪拜 1.西方列强的侵入;2.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3.中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新的结果。 ?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近代社会生活 交通、通讯:火车、轮船等出现 电报、电话的使用 大众传播媒体:中文报纸的出现 娱乐方式变化:照相和电影传入 社会习俗的变化:易服饰、剪发辫、 改称谓、握手礼 1.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条铁路是( ) 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京广铁路 A 2.近代中国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中华书局 B. 三联书社 C.商务印书馆 D.《文汇报》馆 C 3.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中山装开始 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以后 D 4.民国时期社交礼仪上握手、鞠躬逐渐取代跪拜礼,称 呼用“先生”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 上体现了( ) A.传统礼仪已经过时 B.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增强 C.流行语汇不断发展 D.辛亥革命取得胜利 B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1868年9月,徐寿与其子科学家徐建寅在江南制造总局制造了第一号火轮“恬吉”号(载重达600吨)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 ” “ ” 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 ——节选自电影《黄飞鸿》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1.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2.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3.娱乐方式的变化 4.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1.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代杜牧的诗句。你能说说中国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吗? ? 徐寿 华蘅芳 19世纪60年代,科学家徐寿、华蘅[héng]芳改进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随后江南制造局还制造出军用的铁甲船和钢甲船。 轮船的出现 轮船招商局上海总局 1873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中国传统的靠风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