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告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公告 一、公告的概念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常以国家的名义,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使用。 如颁布宪法,发射导弹、火箭、卫星等; 还有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如公布选举产生的国家主要领导人,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病情等。 二、公告的特点 1.发文机关的限制性 限制在高层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 2.发布范围的广泛性 国内和国外 3.发文内容的重要性 必须是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体现国家权力部门的威严。 三、公告的种类 1.规定性公告 宣布法定事项 必须遵照执行 2.告知性公告 需要国内外周知的事项或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没有执行遵守等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公告 四、公告的写作 四部分:标题、发文字号、正文、落款。 1.标题 ⑴全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公告 ⑵发文机关+文种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四、公告的写作 2.发文字号 “第×号”,也可以无发文字号 3.正文 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公告的目的、依据或原因; 主体:公告的具体事项; 结尾:惯用语,如“特此公告”、“现予以公布实施”等 4.落款:发文单位名称、发文时间 五、公告写作注意事项 1.严肃的公文文书 2.权威性 3.涉及事项往往重大,文字严谨缜密,合乎语法规范 第五节 通告 一、通告的概念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不仅上层机关使用,基层单位也经常使用。 三、通告的分类 1.规定性通告 向社会有关方面公布应当遵守的事项时使用。有一定的制约性。由具有相应职权的机关依法向相关对象公布的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毒的通告 2.知照性通告 向社会各方面公布需周知事项的通告。作用是让相关方面了解知道的情况,不具有约束性的执行要求。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镇房屋普查的通告 四、通告的写作 四部分:标题、发文字号、正文、落款。 1.标题(四种形式) ⑴完全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⑵发文机关+文种 ⑶事由+文种 ⑷文种    四、通告的写作 2.发文字号(两种): ⑴正规:市政告字〔2012〕16号 ⑵第×号 3.主送机关 通告是公布性公文,所以不用主送机关。 四、通告的写作 4.正文:开头、主体、结尾 ⑴开头:通告的目的、依据或原因; ⑵主体:针对通告的事项,提出要求、做出规定、制定措施,或说明通告事项; ⑶结尾:强调通告内容,提出希望和要求。结尾惯用语“特此通告”。 5.落款 五、通告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一文一事 2.不能与其他文种混淆 3.语言庄重严肃、通俗明确 六、通告与公告的异同点 1.相似处 ⑴无主送机关 ⑵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 ⑶可借助媒体发布 六、通告与公告的异同点 发文机关: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事由:开展汽车举升机定期检验 文种:通告 关于船舶在航海日挂满旗和统一鸣笛的通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通告 2010年第2号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为广泛宣传“航海日”的重要意义,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部决定:   一、2010年7月11日当天日出至日落,中国籍民用船舶、中国航运企业拥有或光租的非中国籍船舶挂满旗。我国航运、港口、船舶代理、海事、救捞、水运工程等涉海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和交通运输系统非涉海的各单位,可参照船舶挂满旗的方式悬挂旗帜。   二、除在限制鸣笛的特殊水域或在港作业的船舶外,中国籍民用船舶、中国航运企业拥有或光租的非中国籍船舶统一鸣笛。具体时间:2010年7月11日上午9时整,鸣笛持续1分钟。   特此通告。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四日 社会各方面需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是社会各有关方面的事务性、业务性问题 法定事项或重要事项 内容性质 只能国内 可向国内和国外发布 行文对象 不受级别限制 高级别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一般基层不能使用 制文机关 通告 公告 2.不同点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 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行政领导机关 某些法定机关,如税务局、海关、铁路局等,有制法公告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后,为便利澳门特别行政区同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员来往,从1999年12月20日起,目前可免办签证进入澳门的国家及地区的人员进入澳门特别行政区,原则上继续给予免办签证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39条“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人入境、逗留和离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实行出入境管制”的规定,给予免办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非免办签证国家人员申办赴澳签证的具体办法,将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决定予以公布。   外国人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