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通过单晶粉末,出现衍射图象,这一衍射图象反映了电子的波动性。 象x射线照到单晶 粉末压成的金箔上一样,电子入射满足相同的衍射条件而产生相似的衍射图像。(注意现在不是明暗相间,而是电子数多少。) 注意,这是小晶粒(金属箔)组成,晶面方向是无规的,总有一些晶粒的面与入射电子夹角满足衍射条件,而又由于是无规的(因此,对绕入射束一周,而又保持晶面与入射束的夹角不变的晶粒总是存在。)。所以,形成衍射环。 x-射线 电子 戴维孙和小汤姆逊同获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量实验证实除电子外,中子、质子以及原子、分子等都具有波动性,且符合德布罗意公式 ----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1.3 量子力学的建立及其发展 (一) 量子力学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1) 准备阶段: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 (2) 旧量子论:1900-1924年 (3) 量子力学的建立:1924-1927 (4) 蓬勃发展时期:1927--- 1927 狄拉克 (二) Heisenberg (海森堡) 的矩阵力学 W.Heisenberg “我的所有微弱努力就是要消除并适当地替换掉那个无法观察到的轨道。” ------ 海森伯致泡利,1925年 经典电动力学不能解释这种新波长的出现,它认为电磁波被散射后,波长不应该发生改变。 但是如果把 X--射线被电子散射的过程看成是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则该效应很容易得到理解 (1) 原子有核模型: (三) 原子的有核模型和原子光谱 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他研究放射性并对之进行分类,并做了第一个显示原子核存在的实验。1908年,“由于他对元素衰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确属于出类拔萃的人物,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做出了他最重要的工作,即?粒子对原子核的散射实验。实际的实验是由盖革(Geiger)(即Geiger—Müller计数器的Geiger,这一发明事实上是由盖革和卢瑟福发起的)和默斯丹(Marsden)在卢瑟福不断的影响下完成的。后来,卢瑟福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称之为卢瑟福散射的原因。 卢瑟福出生于新西兰,1914年被封为爵士,后来成为卢瑟福勋爵。他的重要性超出了他自己的实验工作。他的实验室,即卡文迪什实验室(由麦克斯韦(Maxwell)所建),是杰出物理学家的温床。查德威克(Chadwick)在那里发现了中子(1935年诺贝尔奖),1932年考克拉夫特(Cockcroft)和沃尔顿(Walton)(1951年诺贝尔奖)建造了一个70万伏的发电机,用于制造第一个质子加速器。 ?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 (1) 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Rutherford)组用 粒子轰击原子发现: 粒子以一定几率散射在大角度方向上,每两万个 粒子约有一个 粒子返回,飞向源的方向,从而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以这一模型计算散射微分截面,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 1907年卢瑟福等通过?粒子对原子核的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逊模型 离中心越近散射角越大 卢瑟福:“这几乎就如你用15英寸炮弹射向一张手纸,结果它反回来击中了你一样不可思议” 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模型: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作轨道运动的电子组成 1904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的“嵌梅布丁”模型:每个电子分布在正电荷组成的球中,并绕平衡位置震荡 按照原子的有核模型,原子中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此时电子在进行加速运动,因此会不断辐射能量, , ( 为加速度)。电子的能量变得越来越小,因此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很快会因大量损失能量而“掉到”原子核中去,原子就“崩溃”了(? 秒),但是,现实世界表明,原子稳定的存在着。 经典物理学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原子模型!! 6563A 4861A 4341A 4102A 3646A (2) 原子的线状光谱:氢原子光谱有许多分立谱线组成, 1885年瑞士巴尔末发现紫外光附近的一个线系,并得出氢原子谱线的经验公式 这就是著名的巴尔末公式(Balmer)。 以后又发现了一系列线系: 1. 原子线状光谱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2. 光谱线的频率为什么可以用包含整数值的量来描写? 1889年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提出一个普遍方程:里德伯公式 经典物理的困难 原子的稳定性:电子绕核转动具有加速度?发射电磁波?能量减少?作螺旋运动?落入原子核?不稳定 原子光谱的分立性:发射电磁波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转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