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一中名师课件祥解.pptVIP

《烛之武退秦师》一中名师课件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 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 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贰于楚也。(贰,古:从属二主,动词;今: “二”的大写,数词。)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这是我的过错。注意:“是”是代词,译为“这”,译文中的“是”是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而加上去的。) 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⒉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A D 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⒋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寡人之过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以其无理于晋 D 晋军函陵 ⒌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 道路上的主人。 D C C *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散文相关知识; 2、了解《左传》相关知识; 3、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4、通过诵读把握人物形象。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尚书》、《春秋》 《左传》、《国语》 《战国策》 《论语》、《孟子》、《荀子》(儒) 《墨子》(墨) 《老子》、《庄子》(道) 《韩非子》(法) 《吕氏春秋》 1、“四书”、“五经” 2、关于“经”、“传”: 据儒家经学传统,先师所言为“经”,后师所言为“传”,以“传”解“经”。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写作特点: 1、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 2、善于写战事,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出色; 3、辞令美,即语言美。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①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②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