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环境保护活动.docVIP

论文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环境保护活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发展观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环境保护活动 提要本文从我国环境现状及影响出发,通过分析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主要论述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发展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来,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营造生态良好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环境现状及严重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伴之而来的却是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残酷的现实。中科院的一份报告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许多第一:经济增长第一,外汇储备第一,直接投资第一等等,同时带来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费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和水污染排放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有1/3不可居住了。建国以来,土地又因水土流失减少了1/3,现在可居住的国土面积是300多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从7亿增到13亿。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中国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是全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世界第一,碳排放是全世界第二。我们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品处理率不足30%。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其中1/3的城市空气被严重污染。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一多半的城市空气不达标。   中华民族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中有淮河,这三条河是中华民族血脉所系的生命之河,保护三河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然而,三河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长江:湖泊在不断消失,洪水频繁发生;黄河:河床在不断增高,污浊的河水在空中流淌,断流频发;淮河:受到严重的污染,河水既不能饮用也难以用于灌溉,沿淮两岸癌症村迭出不穷。   虽然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出台制度、法规,下发各种文件,督促各地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之下,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还在上马,一些破坏环境的活动还是屡禁不止,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二)严重后果   1、经济损失巨大。2006年9月7日,《2004年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绿皮书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环境污染经济核算报告。报告指出,2004年因环境污染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如果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的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全年GDP的6.8%左右。2008年河南省民权县成城公司向大沙河排放含有大量的砷和数百吨劣质矿石的废水,造成沙河的严重砷污染。污染事件发生后,安徽省连夜筑起5道大坝拦截来自河南的污水。经过4个月,花费2,000余万元治污“清毒”后的大沙河,依旧难觅昨日踪迹,而成城公司仅是一个向当地财政年贡献不过百万元的企业。成城公司应让我们引以为鉴,但类似的环境事件,还在一些地方上演。   2、危害健康。2007年《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指出: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1~2003年记录的中国25%的出生缺陷归因于环境污染;有超过2.7亿的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环境中,大约有2.3万人死于各种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约有3亿人每天都在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其中约有1.9亿人患病,每年约有3万儿童死于腹泻。另据肿瘤专家统计,每年200多万癌症患者中,70%与环境污染有关。   3、影响社会稳定。就国内来说,由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呈显著上升趋势。以2005年为例,全国共发生5.1万起环境纠纷,上访投诉40多万起,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纠纷近年来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一些企业与周边群众因污染问题也矛盾重重,并不断尖锐化。国际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在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像日本、韩国最关心的是沙尘暴,他们认为沙尘暴100%来源于蒙古和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抗议我们在上游修水电站,破坏了他们的生态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