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肽及抗菌分子机理 演讲人:符国栋 陈丽琴 概述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是具有抗菌活性短肽的总称; 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及广谱抗菌等特点。 研究的内容包括:抗菌肽的分离与提纯,氨基酸序列的分析,蛋白质构型与功能的关系;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应用基因工程克隆和表达抗菌肽基因,改造合成抗菌肽基因以及动植物的转抗菌肽基因工程等,其中昆虫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最受重视。 内源性的抗菌肽是生物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防御成分。 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某些真菌、原生动物,耐药性细菌都有杀灭作用,并可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细胞,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等的复制。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1 胞膜攻击作用 2 诱导细胞凋亡 3 线粒体攻击作用 4 对细胞核染色体的影响 5 对癌细胞骨架的断裂作用 6 抑制蛋白质及细胞壁合成 1 胞膜攻击作用 是大多数抗菌肽基本的作用机制; 破坏肿瘤细胞或细菌质膜结构,引起细胞内容物大量渗出,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和细菌的死亡; 抗菌肽分子的结构特征是保证上述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 抗菌肽杀菌机制示意图 昆虫天蚕素的抗菌肽分子是通过其两亲性α-2螺旋上的正电荷与细菌细胞膜磷脂分子上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而结合聚集在质膜上,然后抗菌肽分子中的疏水段C端(酰胺基)α-2螺旋插入到疏水的细菌细胞膜中央,双亲的α-2螺旋留在质膜表面,打乱了质膜上蛋白质和脂质原有的排列秩序,使得膜外正电荷增多,超过阈值导致膜去极化。由于抗菌肽分子的α-2螺旋是亲、疏水两亲性的,所以当抗菌肽分子相互聚集在一起时可形成离子通道,导致阳离子外流,最后细菌失去保护,不能保持正常的渗透压而死亡。 从猪小肠中分离得到的抗菌肽(Cecp) 也是通过膜攻击来完成对细菌的杀伤,但其C端为羧基而非酰胺基,其抗菌谱也有所不同,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碱性氨基酸与细菌外膜表面的磷脂酰头部结合,由于分子的旋转导致Cecp的疏水基与膜的疏水区结合,超过阈值时,则在质膜上形成瞬时小孔,导致菌体内容物溢出,菌体裂解死亡。 2 诱导细胞凋亡 Mai等以融合抗菌肽DP1局部注射到小鼠实体瘤内,研究DP1对肿瘤细胞株MCA20凋亡的影响,发现DP1可迅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使肿瘤体积缩小。 Chen等以抗菌肽RGD tachyplesin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株TSU,以荧光免疫法和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结果发现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caspase8、caspase3以及Fas配体表达均升高,提示抗菌肽RGD tachyplesin可以诱导与Fas相关的凋亡。 由此推断诱导凋亡可能是某些抗菌肽的作用机制之一。 3 线粒体攻击作用 Bobek等以人唾液中提取的抗菌肽MUC7作用于临床常见的真菌、杆菌和球菌,发现MUC7对真菌和细菌都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在超微结构中发现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化、嵴脱落和不规则排列,核膜界限不清,有的核破裂,内容物溢出。这表明抗菌肽MUC7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呼吸有关。 Fehlaum等发现Thanatin(一种抗菌肽)在0. 3 ~ 0. 6μmol/L时,就对大肠杆菌表现出强烈的杀菌作用。但当其浓度提高到70μmol/L时,仍然检测不到细胞内K+的泄漏,提示Thanatin不是通过形成离子通道来杀灭细菌。当利用40μmol/L的Thanatin处理细菌时, 1h后可检测到细胞的呼吸作用变弱,6h后完全停止。因此认为Thanatin通过抑制细胞呼吸作用来杀菌的。 4 对细胞核染色体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抗菌肽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但Hariton等用具有同源性的两种抗菌肽dermaseptinS4,dermaseptinS4 (13)作用于HeLa肿瘤细胞株,荧光免疫染色发现S4不能进入到肿瘤细胞内部;S4(13)M r较小,可以进入到细胞内部,但不能结合到细胞核上。对其进行氨基酸序列加工改造后获得的新型抗菌肽PVS4 (13)、RRS4(13)却具有更强的穿透性,同时也可以结合到肿瘤的细胞核上。 结果表明,经这两种改造后的抗菌肽作用后的肿瘤细胞DNA出现断裂,并最终导致死亡,由此推测抗菌肽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染色质发挥杀伤作用。 5 对癌细胞骨架的断裂作用 Chen等研究了天蚕素B、B1和B3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这3种抗菌肽在空间结构和氨基酸序列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又有一定的同源性。通过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发现,3种抗菌肽都可以使细胞的双分子层发生溶解,微管崩解,肿瘤细胞皱缩、死亡。并且发现这种杀伤作用的效率与3种抗菌肽的空间结构和成分密切相关,证实了抗菌肽不仅可以使细胞膜发生穿孔,而且还可以破坏微管的正常功能,影响细胞骨架的完整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docx VIP
- 育婴员职业守则课件.pptx VIP
-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VIP
- 2025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第1部分 专题12: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把握(讲义)(教师版).docx VIP
- 硅铁冶炼培训课件.pptx VIP
-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规划.pdf VIP
- 政务云平台 第4部分:系统部署和迁移要求_地方标准编制说明.pdf
- DB37T-政务云平台监管指标体系及编制说明.pdf VIP
-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检试测卷.doc VIP
- DB37T 4394.4—2024政务云平台 第4部分:系统部署和迁移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