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 题 6、写出由苯制苯胺-2,4-二磺酸的合成路线、各步反应的名称、磺化反应的详细名称和磺化的大致反应条件。 答:苯经混酸一硝化、硝基还原得苯胺,后者在邻二氯苯中用理论量浓硫酸在180℃左右进行烘焙磺化得对氨基苯磺酸,最后再用过量发烟硫酸进行二磺化,即得到苯胺-2,4-磺酸。其合成路线如下: 7、完成下列反应 例 题 (3) (3) (4) (2) H2SO4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5 三氧化硫磺化法 优点:反应不生成水 ,Ar-H + SO3 →ArSO3H 缺点:液相区窄 由于SO3非常活泼→注意温度控制和加料顺序 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磺化剂 (1)气体三氧化硫磺化 为使反应容易控制、减少副反应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需要将SO3用干燥空气稀释 反应器内外需水冷却 优点: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好,停留时间短,原料配比精确,热量移出迅速,能耗小 已代替发烟硫酸磺化法 生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确定合成路线 ----流程简图 生产实例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 SO3 (2) 液体三氧化硫磺化 适用:不活泼液态芳烃的磺化 ;磺酸产物在反应温度下必须是液态;体系粘度不大。如: 稍过量的液态三氧化硫慢慢滴加到硝基苯 →自动升温至70-80℃ →95-120℃保温→硝基苯完全消失 →磺化物稀释、中和 → 产物间硝基苯磺酸。 (3)三氧化硫的溶剂法 优点: 适用于被磺化物或磺化产物为固态;反应温和、容易控制。 无机溶剂:硫酸和液体二氧化硫 。硫酸能破坏磺酸的氢键缔合,降低磺化物的粘度 液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混溶,而且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某些磺酸;二氧化硫的汽化潜热可以保持低温磺化。 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乙烷、石油醚、硝基甲烷优点:价廉,稳定,容易回收、对有机物混溶;对三氧化硫的溶解度常在25%以上 ;一般不能溶解磺酸,反应物常常变得很粘稠。 芳香族化合物磺化反应具有如下特征: ① 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越大,磺化反应的活化能越低,磺化反应越易进行,磺化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浓度等条件越低。 ② 磺化反应是在磺化剂(以SO3含量计)达到一定浓度后才能发生的,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称为π值。当磺化剂浓度高于π值时,磺化反应才能发生,并能进行到底。 ③磺化剂的π值与反应温度有关,低温下π值较高,高温下π值较低。 4.1 芳香族化合物的磺化 ④ 磺化剂中SO3的浓度c与π值之差越大,磺化的能力越强。磺化剂依下列次序依次增强:稀硫酸、浓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三氧化硫。 ⑤ 在芳环上不同的位置磺化时,往往需要不同的能量。 ⑥ 磺化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且磺化物上的电子云密度越高,水解反应越容易进行。 ⑦ 水解反应是磺化反应的逆向反应,但磺化反应与水解具有不同的活化能,不属于可逆反应的范畴。 优化磺化反应,要达到如下目标: ① 选择合适的磺化剂,以提高磺化反应的选择性; ② 降低磺化剂的单耗和成本; ③ 减少废酸生成,降低三废处理费用; ④ 简化分离、提纯步骤。 用亚硫酸盐的磺化是一种亲核置换的磺化法,用 于将芳环上的卤素或硝基置换成磺基。 例如: 6 用亚硫酸盐磺化法(P124) 6 用亚硫酸盐磺化法(P124) 再比如:苯胺-2,5-二磺酸的制备: 100~102℃ 水介质 高碳烷基磺酸盐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烃相当稳定。不能用硫酸、三氧化硫等亲电试剂进行取代磺化。但可用间接法——磺氧化(或磺氯化),把—个磺基(或磺酰氯基)引入烷烃链,即烷烃和二氧化硫在氧化剂氧(或氯)的存在下,进行的磺氧化(或磺氯化)反应。此反应为自由基的连锁反应。 4.2 脂肪族化合物的磺化 二氧化硫用氧同烷烃的反应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在50年代开始工业应用。该反应的产物是一种仲链烷磺酸盐: 一、烷烃的磺氧化(P122) 该反应除用紫外线外,γ—射线、臭氧、过氧化物或其他自由基引发剂亦可引发。反应历程包括下列过程: 过氧化磺酸在40℃左右的反应温度下相当稳定,可以作为最终产品。 直链烷烃通过磺氯化可得伯烷基磺酸盐: 二、烷烃的磺氯化 里德光化学磺氯化作用。 光化学磺氯化作用为自由基历程: 三、链烯烃的加成磺化 烯烃的加成磺化反应首先生成离子中间体或自由基中间体,最后得到的是双键全部被加成的产物或者明显的取代产物; (A)离子型的历程 普谢尔提出一个α- 烯烃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