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机病毒的防治 留意一些乱码电话,未知短信和彩信等手机异常情况。 确保接触源的安全性,防止交叉感染。 尽量关闭红外线和蓝牙等短距离传输。 尽量使用支持WPA标准的WIFi。 安装手机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更新病毒库,做好审记日志工作。 手机用户 1 手机病毒的防治 为用户提供手机固件或者操作系统升级服务,修补漏洞。 系统认证第三方软件 内部捆绑反病毒软件,提供最基本的安全服务 手机制造商 移动通信运营商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让网络运营商进行网络杀毒。 2 3 手机病毒的防治 结合手机的特点,推出更有效的手机反病毒软件 将存储卡或手机直接与PC相连,利用PC上杀毒软件进行查杀操作 提供无线网络在线杀毒,能够较好地做到杀毒能力和实时查杀的兼顾。 安全软件生产商 4 本章小结 移动商务在安全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现状 移动通信两种常见加密技术(包括GSM加密和GPRS加密)以及认证技术(包括终端认证和口令认证) 从政府、企业和交易伙伴的角度分析移动交易信任机制 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措施,如操作系统安全技术、终端下载软件的认证和存储信息的备份与恢复 分析了常见手机病毒的特征及危害,并介绍用户、运营商、制造商和软件生产商四方面的防治措施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第四章 移动商务安全 倚动软件工厂实验室 移动电子商务 1 2 移动商务安全概述 移动安全通信技术 目录CONTENTS 3 4 移动终端安全 手机病毒 本章导读 移动商务安全概述 移动商务面临的安全威胁 : 无线窃听 :通过接收设备获取无线信道上传输的内容 。 漫游安全 :当用户漫游到攻击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在终端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可能被攻击者窃取和篡改,服务也可能被拒绝。 假冒攻击 :假冒合法用户或发送假冒信息欺骗其他用户的行为。 完整性侵害 :网络攻击者截取信息后,并私自修改、删除、插入或重传合法用户的信息或信念数据的过程。 业务抵赖 :业务发生后否认业务发生,以逃避付费或逃避责任。 1 移动商务安全概述 2 移动商务的安全需求: 保密性和身份认证需求 数据信息完整性 不可否认性 匿名性(用户身份和位置隐藏、用户的不可跟踪性) 容错能力 移动商务安全概述 3 移动商务安全技术现状: 完整性保护技术:用于提供消息认证的安全机制 真实性保护技术:用来确认某一实体所声称的身份,以防假冒攻击。 机密性保护技术:为了防止敏感数据泄漏给那些未经授权的实体 抗抵赖技术:为了防止恶意主体事后否认所发生的事实或行为。 其他安全技术:以密码学为基础的消息交换协议 移动商务安全概述 4 移动商务安全的发展趋势: 减少移动终端的处理和存储负担,降低双方交易信息的传输量和保障交易安全是移动商务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和面部特征匹配等一系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成熟,其必将在给电子商务带来更高级别的安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重视移动商务隐私问题。 移动安全通信技术 对称密钥加密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 1对称密钥加密体制: 1 信息加密原理: RC4、混沌算法、DES(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l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RC2 移动安全通信技术 非对称密钥加密的特点是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 2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 1 信息加密原理: 背包公钥算法、RSA公钥加密算法、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CC、EIGamal,DSS等著名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移动安全通信技术 对基站收发台(BTS)和移动台(MS)之间传递的信息加密,确保用户通信的保密性。 1GSM加密: 2 移动通信加密: 移动安全通信技术 在GPRS系统中,对SGSN和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链路上的信令和用户数据进加密保护。 2GPRS加密: 2 移动通信加密: 移动安全通信技术 目前主要考虑以下安全需求: 双向身份认证保密性。 协议尽量简单 密钥协商和双向密钥控制 双向密钥确认 1移动商务身份认证现状及需求 : 3 终端身份认证: 移动安全通信技术 注意:WAP中存储是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