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楹联文化讲稿
楹联基本知识
谢龙翔 编著
2013年月
楹联基本知识 1
一 楹联概说 1
(一)楹联的产生和发展 1
(二)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2
(三)楹联文化成为新时代文化领域一支突起的异军 2
二 楹联规则 3
(一)基本规则 4
(二)传统对格 10
三 合格联评析与佳联赏析 14
(一)合格联评析 14
(二)佳联赏析 18
附《联律通则》(修订稿) 26
联论和读书笔记选录 28
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 28
对联的起源与产生 33
雅俗共赏与雅俗并存 37
皇冠上的钻石——同边自对 41
嵌名(字)联综合推介 48
马蹄韵讨论 62
析字联选辑 68
无情对漫谈 73
对联“飞白”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色 76
关于学习联律的话题 79
后 记 82
楹联基本知识
一 楹联概说
楹联,俗称对联。楹,即厅堂前的木柱。楹联就是张挂或雕刻在楹柱上的一组对仗句。以前常用的代称有对子、对语、联语、联对、联句、联文、联话、楹帖、楹语、桃符等。大约到清朝中叶,一切对联都囊括于楹联的名下。从广义上说,楹联指书写、张挂的对联,也包括只书写不张挂的对联,还包括印成文字的对联。
一副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楹联的前半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比、出句、对公、对头,一般以仄声收尾,张贴(挂)于面对的右侧;下联是楹联的后半部分,又叫对句、下比、对母、对尾,一般以平声收尾,张贴(挂)于面对的左侧。
出句,指先出的半联。所出的可能是上联,也可能是下联,均称出句。
对句,与出句相反,是应对人所对的半联。出句为上联(仄收),则以下联(平收)对之。若出句是下联(平收),则以上联(仄收)对之。
横批:一般指配合春联使用的文字。与名胜楹联配合使用的称横额。横批和横额的语意十分凝炼,成为楹联内容的补充或概括,与上下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升华联意,烘托主题。
(一)楹联的产生和发展
楹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蕴含极为丰厚的艺术宝藏之一。先秦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对偶的文学语言,以及桃符、门神等神话传说故事,成为楹联产生的根源;南朝齐梁时代沈约、周颙、刘勰等提出了四声和平仄概念。声律和对偶相结合,为楹联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唐代楹联得以问世。后蜀主孟昶在他亡国前夕撰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认为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悬掛的第一副春联。这副春联得以广泛流传,是因为第二年(965)赵匡胤统一了后蜀,派吕余庆做了成都的地方长官,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赵匡胤诞辰之日即长春节。余庆、长春都出现在春联里,仿佛孟昶预见到自已成了亡国之君。
宋代楹联渐渐发展,首先在上流社会的士大夫中流行,宫庭楹联繁盛,慢慢向下层社会渗透,被民间接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力提倡,使楹联文化得以大普及。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提倡并亲自撰写楹联,影响整个朝野。楹联应用范围扩大,种类多样化;内容广泛深刻;形式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艺术性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郑板桥、纪晓岚、梁章钜、钟云舫、孙髯翁等一大批楹联大师灿若群星;大批楹联著作出现,尤以梁章钜集古今楹联之大成,编著了《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剩话》、《巧对录》等系列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清代楹联达到鼎盛,蔚然成风,不仅登上了宫殿庙堂,而且走进了寒舍茅屋。
(二)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楹联在旧文人的眼里是雕虫小技,文字游戏,茶余饭后的谈资,登不了大雅之堂。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自己的诗文著作里,不编入自己的对联作品。事实上唐五代以降,涌现出浩如烟海的优秀楹联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充分显示了楹联本身是一种思想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华夏汉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形成,是中华民族辉煌璀璨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组成部分。它讲究对称平衡,音韵和谐,能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它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看起来整齐美观,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意味悠长。它词约而义丰,有无所不包的内容;形小而质美,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充满辩证思想的文体。因此,被人们誉为“袖中诗”、“诗中诗”、“两行诗”。具有激浊扬清、抒情言志、教育启迪、激励鼓舞、歌颂揭露、褒贬讽谕的社会功能。
(三)楹联文化成为新时代文化领域一支突起的异军
当今,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具有广泛实用性、灵活性和亲和性的楹联,成为一支突起的异军,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楹联文化得以空全蓬勃发展。1984年成立了中国楹联学会,同时创办了会刊《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1987年又创办了会报《中国楹联报》。后来又创办了《中国对联研究》,2001年以来,每年出版一本《中国对联作品集》(年鉴)。目前全国许多省、市、地、县都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柑橘基地质量管理体系.pdf
- CAD2007入门教程_图文版.ppt VIP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_可搜索.pdf VIP
- DB4419_T 24-2024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指南.docx VIP
- 安全可靠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技术要求.pdf VIP
- SH3124-2001T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VIP
- 电缆敷设图集 12D101-5.pdf VIP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课件.pptx VIP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淮北矿业2015年矿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淮北矿业2015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