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天最近的梦想(团队创意主页)
链接到复赛页面
项目信息(预赛)
学校: 西藏大学
公益方向: 教育
实施地区: 西藏(学校所在地 )
预计团队大小: 9人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特殊亮点,不予公开。)
创意 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海拔高达5572米,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空气含氧量仅有内地一半。然而在“生命禁区”却回荡着郎朗的读书声。
这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小学――普玛江塘乡小学,而同海拔分布在该乡的23个教学点条件更为艰苦,有的点只有7-8个孩子,最多不过20多个,每个教学点只有一名老师。
这里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课外生活也很丰富。各家各户捐出一头牲畜给学校办了牧场改善学生的伙食,各家还轮流为学校牧羊放牛。就是在如此艰苦环境下该小学却承载着全乡四至六年级学生教学任务,入学率15年保持在98.5%。至今数十位老师一直坚守着。
我们此次旨在组织西藏大学师范生及其他高校定向西藏生一起援助普玛江塘乡小学及教学点过冬物资,并进行汉藏支教活动,通过媒体感悟传播在离天最近的知识殿堂里老师们敬业奉献、责任使命及孩子们不畏艰苦、顽强求知的精神,教育动员特别是定向生不畏千难、为爱奉献、扎根基层;并建立互助帮扶网络长效机制。
详细计划(复赛)
辅导员/顾问 (含:在项目的准备和实施期间,每周愿意用于指导,协助本团队的平均时间)
扎西塔杰 西藏大学
文学院辅导员
=5小时
韩殿栋 西藏大学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主任
1~2小时
陈进 西藏大学
文学院副院长
1小时
扎堆 西藏大学
团委书记
1小时
戴成萍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
1~2小时
合作机构
西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校内部门)
网址: /
联系状态:口头承诺
承诺提供:提供志愿者招募及募捐的桌椅及团队其他事项
联系人: 文学院辅导员/姓名/地址/手机/EMAIL
西藏大学团委 (校内部门)
网址: http://xgc.utibet.ed
联系状态:口头承诺
承诺提供:提供志愿者招募及募捐活动场所,财务指导
联系人: 西藏大学团委书记/姓名/地址/手机/EMAIL
普玛江塘乡完全小学 (中小学)
网址:
联系状态:口头承诺
承诺提供:提供活动场所及人员,队员部分吃住行
联系人: 普玛江塘乡中心小学校长/姓名/地址/手机/EMAIL
极限之舟越野车运动俱乐部 (公共设施)
网址: ;/viewthread.php?tid=556738
联系状态:沟通中
承诺提供:由越野爱好者无偿运输活动人员及物资
联系人: 姓名/地址/手机
西藏自治区科技协会 (文化机构)
网址: /Index.asp
联系状态:沟通中
承诺提供:为此次“三下乡”活动提供农牧科普指导
联系人: 地址/手机/EMAIL
项目背景及意义
喜马拉雅山下有一所小学---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普玛江塘完小,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所小学。在这所学校,8位老师教着全校120名学生。我们震惊的不是它有多高多遥远,也不是它有多艰苦,我们震惊的是它确实存在——离天最近的高度上。
自然
普玛江塘乡高寒缺氧,大风暴雨、积雪成灾现象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零下35度,严寒大风、高原疾病使得当地群众平均奉命仅为45岁。
此处冬长夏短,学校教学仅有8个月。
全乡800多人口居住分散,没有集市,学校的生活必需品只能从县城采购,学校有一台拖拉机与外界联系,出去一趟要三五天。
社会
自然环境使老师们患上关节炎,每位老师每周有28节课,平均每天5.5节。英语、音乐、美术等又其他老师代教,仅有几个英语老师,到全县各校循环教学上级规定在完小授课2~3年便须调到低海拔地方去,但老师们都坚持下来,云丹校长一教就是7年。
上级曾有意把学校迁往山下海拔相对低的地方,但经过调查,那样将会造成新的辍学,新校址离最近的学生家也有35里的路程,学生上下学无法解决交通问题。完小从1991年实行“三包政策”,使孩子们不失学辍学,因为贫穷、路远,气候恶劣等他们都寄宿在学校。
这样的一所学校,却成为全乡接受义务教育、开展爱国反分裂教育的重要阵地,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一个顽强的生命在离天最近的地方,接受知识的洗礼,有些已经步入高中;一批教师坚守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付出生命的代价,教书育人;一个反分裂前沿阵地,五星红旗按时升起,爱国主义、环保意识在此发扬。
此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便在于“关爱孩子、关爱老师、关爱乡亲”。我们带去的不只是物质援助,作为定向师范生,基层是我们坚守的战场,那里是我们的榜样。传播信念、弘扬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