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NorthernBlotting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962, after Rosalind Franklins death, Watson, Crick, and Wilkins are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giving no credit to Franklin for her invaluable work. * DNA的变性指DNA分子由稳定的双螺旋结构松解为无规则线性结构的现象。确切地就是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和疏水键的断裂。断裂可以是部分的或全部的,是可逆的或是非可逆的。DNA变性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凡能破坏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变性的条件,如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等,均可破坏双螺旋结构引起核酸分子变性。 * * cDNA 探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探针。 DNA探针(包括cDNA探针)的优点:   ①这类探针多克隆在质粒载体中,可以无限繁殖,取之不尽,制备方法简便。   ②不易降解(相对RNA而言),一般能有效抑制DNA酶活性。   ③DNA探针的标记方法较成熟,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缺口平移,随机引物法等,能用于同位素和非同位素标记。 * 若不知核酸序列,可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推倒出核酸顺序,但要考虑到密码子的兼并性。多用于克隆筛选和点突变分析。 筛选寡核苷酸针的原则 :   ①长18~50bp,较长探针杂交时间较长合成量低;较短探针特异性会差些。   ②碱基成分:G+C含量为40%~60%,超出此范围则会增加非特异杂交。   ③探针分子内不应存在互补区,否则会出现抑制探针杂交的“发夹”状结构。   ④避免单一碱基的重复出现(不能多于4个),如-CCCCC-。   ⑤一旦选定某一序更符合上述标准,最好将序列与核酸库中核酸序列比较,探针序列应与含靶序列的核酸杂交,而与非靶区域的同源性不能超过70%或有连续8个或更多的碱基的同源,否则,该探针不能用。 * 半抗原 hapten 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又不能单独激发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的抗原。它只有反应原性,不具免疫原性,又称不完全抗原。大多数多糖和所有的类脂都属于半抗原。 * 硅化载玻片是通过对玻璃表面起化学修饰作用,改变其表面的化学物理特性,使组织切片或细胞牢固的贴于玻璃片上,防止抗原修复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的诸多因素所造成的脱片现象。 玻片经过硅化处理后具有束水性。 简单操作是先配制2%二甲基二氯硅烷(dimethyl dichlorosilane, DMDC)(DMDC 2ml, 三氯乙烷98 mL, 按比例两者充分混匀,静止待气泡消失即可使用)。经过洗净的玻璃片插入2%的DMDC 溶液中,使其均匀地涂上2%DMDC, 40℃烤干,再用锡箔纸包裹,于180-250℃烘烤4h以上,最好过夜。冷却后备用。 也有用2%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ES)丙酮液处理。 * 双链DNA探针和靶DNA变性 微波高火状态煮30 分钟,自然冷却2-3 分钟。 * 非放射性标记系统主要包括三大类:半抗原类、荧光色素类、酶类。其中半抗原类使用最为广泛,商品化选择最多。 半抗原类主要有生物素(biotin)、地高辛、二硝基苯(dinitrophenyl)、雌二醇等,前两者使用最为广泛,且均有商品化试剂盒选用。 半抗原   hapten   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又不能单独激发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的抗原。它只有反应原性,不具免疫原性,又称不完全抗原。大多数多糖和所有的类脂都属于半抗原。 1.生物素系统工作原理是 将生物素化的( d )UTP掺人探针后,加人酶(AP/HRP)联亲和素(avidin/streptavidin),利用生物素与亲和素之间存在特异亲和力使亲和素与探针结台;而后加入该酶的显色或发光底物显示结果.然而,生物素系统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生物素是一种维生素分子,它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因而在原位杂交时内源性背景大。 地高辛是一种类固醇半抗原化合物,化学名为异羟基洋地黄毒甙,来源于植物毛花洋地黄。自1988年由德国宝灵曼将其开发为非放标记系统。与生物素相比较,它不存在于一般生物体中,因而消除了内源性背景的问题。并且有报导表明,在原位杂交中,地高辛系统标记效率更高,达到每20碱基带有一个地高辛配基,且杂交后又有灵敏的酶免疫检测体系,因而其灵敏度在原位(膜)杂交中10倍于生物素系统。地高辛现已成为使用最广的非放射性标记物,尤其在原位杂交中已基本取代生物素系统,是迄今为止较为完善的一种非放射性标记系统。 2. 荧光色素类 荧光色素类主要包括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香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