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3-3 硫的氧化物/含氧酸 3-3-3-1 SO2、H2SO3 及其盐 3-3-3-2 SO3、H 2SO4及其盐 3-3-3-3 硫代硫酸钠 3-3-3-4 过硫酸及其盐 3-3-3-5 连硫酸及其盐 H2SO3 H2SO4, H2S2O7 Na2S2O3 H2S2O8 H2SnO6) * * 3-3-3-1 SO2、H2SO3及其盐 (1) SO2 分子结构:中心S原子 sp2杂化 Π43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其体,0.02 mg /1L 空气 ; 40 L / 1 L H2O , SO2 + H2O =H2SO3 * 化学性质:还原性 ?oSO42-/ SO32- = -0.92 V ?oH 2SO4 / H 2SO3 = 0.17 V ?oH 2SO3 / S = 0.45 V SO3 2- + H + + MnO 4 -→ SO4 2- + Mn 2+ SO3 2- + H + + Cl 2 ( I 2 ) → SO4 2- + Cl - ( I - ) * 来源: 含硫物质的燃烧 S + O2 = SO2 (加热) 3 FeS2 + 8 O2 = Fe3O4 + 6 SO2↑ * * * * 脱硫 干法 湿法 CaCO 3(s) 2 + CaO CaSO3 CaCO3 CO Ca(OH) 2 (aq.) (Na 2CO 3 / NH 3? H 2O) + SO 2 + H 2O 3)2 (Na 2SO 3 / (NH 4) 2SO 3 ) CaSO 3 Ca( HSO * 催化还原SO2到单质S SO2 + NH3 = S +N2 + H2O 随着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SO2的排放越来越严重,已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同时,我国每年需要花费巨额外汇进口数十万吨的硫磺来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将SO2还原为S,具有双重的意义。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是CO还原法和NH3还原法。其中NH3还原法所用催化剂为浸镍氧化铅,其优点是氨水价格便宜,反应的最终产物是S ,N2和H2O, 硫的纯度高,且无二次污染,无疑是绿色的化学工艺。 * (2)MHSO3、MSO3 ①遇H +,放出SO 2↑ ②受热易分解: 2Na 2H SO 3 = Na 2 S 2 O 5 + H 2 O 4Na 2 SO 3 = 3Na 2 SO 4 + Na 2 S ③遇强还原剂时: 2H + + SO3 2- + 2H2S = 3S + 3H2 O SO2 + 2CO = S + 2CO 2 ( t = 500℃ , ) 2SO2 + 2Na[Hg] = Na 2 SO 2 + 2Hg 2Na 2 HSO3 + Zn = Na 2 S 2 O4 + Zn(OH) 2 ④氧化 : SO4 2- * 3-3-3-2 SO 3、H 2 SO 4 及其盐 SO 2(g)+ O 2 2SO 3(s,无色易挥发) (1)SO 3 分子结构:气态为平面三角形;固态 (SO 3)3 * 性质:强氧化性 Fe/Zn + SO 3= FeSO 3 / ZnSO 3 4P + 10 SO 3 = P 4O 10 + 10 SO 2 2KI + SO 3 = K 2 SO 3 + I 2 用途 :制备H 2 SO 4 SO 3(s)+ H 2 O = H 2 SO 4 △H = -133 KJ/mol * (2)H 2 SO 4 ( 市售浓H 2 SO 4 96—98%,d=1.84g/cm 3,18M ) 结构: S: sp 3不等性杂化,与两个O 形成两个δ键。 具双键成分:与另两个O形成两个δ配键(S→0); O的P电子与S的空轨道形成d—pπ键 性质: ① 强酸性 Ka 2 = 1.0 × 10 -2 H 2 SO 4 H + + HSO 4 - ②强氧化性 Zn + H2 SO4(浓) = ZnSO 4+SO2 (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