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中压条实际(2) 3、压条后的管理 压条之后应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并要经常松土除草,使土壤疏松,透气良好,促使生根。冬季寒冷的北方应覆草或覆土,避免冻害。要经常检查埋人土中的枝条是否露出地面,如已露出必须重压。留在地上的枝条若生长过旺,可适当剪除顶梢,尽量不动已压人土中的枝条,以免影响生根。 分离母体的时间,以生成良好根系为准,一般于第二年春切离最好,大多数种类埋人土中30—60d即可生根。初分离的新植株应特别注意保护、灌水、遮阳等。 四、嫁接育苗 1.嫁接繁殖原理 (1)嫁接成活的原理 嫁接愈合过程(1) 嫁接愈合过程(2) 嫁接愈合过程(3) 嫁接愈合过程(4) (2)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①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②砧木与接穗的生理状态 ③嫁接技术:A、接穗的削面是否平滑。 B、接穗削面的斜度和长度是否适当。 C、接穗、砧木的形成层是否对准。 ④环境因素的影响 枝的纵横断面 1.木质部 2.髓 3.韧皮部 4.表皮 5.形成层 2.砧木与接穗的选择 (1)接穗的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发育正常的接穗是繁殖优良苗木的前提。一般要选用发育健壮、丰产、遗传性状稳定、无检疫对象的成年植株作采接穗的母本树。剪取树冠外围生长充实、枝条光洁、芽体饱满、节间短的一年生枝条较好,徒长枝或细弱枝、老枝不宜作接穗。 (2)砧木的选择 砧木是嫁接时承受接穗的植株或植物体,是形成新植株的基础,其好坏对嫁接苗以后的生长发育、树体大小、花果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选择砧木主要依据下列几点:A.砧木与接穗具有良好的亲和力,通常同种之间亲和力最高,同属之间有的亲和力好,有的差。一般综合考虑,大多砧木在同属之间选择。B.砧木应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对栽培地区的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C.砧木对接穗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有良好影响,并能保持接穗原有的优良品性。 3、嫁接时期 目前,在园林苗木的生产上,枝接一般在春季3~4月进行(萌芽期至展叶期),芽接一般在夏秋两季6~9月进行。 4、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按所取材料不同可分为枝接芽接、根接三大类。 (1)枝接 枝接多用于嫁接较粗的砧木或在大树上改换品种。枝接时期一般在树木休眠期进行,特别是在春季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接穗尚未萌芽的时期最好。此法的优点是接后苗木生长快,健壮整齐,当年即可成苗,但需要接穗数量大,可供嫁接时间较短。枝接常用的方法有切接、腹接、劈接和插皮接等。 切接法 1.削接穗 2.稍带木质部纵切砧木 3.砧穗结合 仙人球嫁接示意图 嫁接后加压 劈接 劈接法 1.削接穗 2.劈砧木 3.插入接穗 皮下接 1.削接穗 2.切砧木 3.插入接穗 4.绑扎 腹接 (2)芽接 芽接是苗木繁殖应用最广的嫁接方法。是用生长充实的当年生发育枝上的饱满芽做接芽,于春、夏、秋三季皮层容易剥离时嫁接,其中秋季是主要时期。根据取芽的形状和结合方式不同,芽接的具体方法有丁字形芽接、嵌芽接、套芽接等。而苗圃中较常用的芽接主要为嵌芽接和丁字形芽接。 1.削取芽片;2.芽片形状;3.切砧木;4.插入芽片与绑扎 丁字形芽接 T型芽接 嵌芽接(带木质部芽接) 1.取芽片 2.芽片形状 3.插入芽片 4.绑扎 方块芽接 套芽接 又称环状芽接 1.取套状芽片 2削砧木树皮 3.接合 4.绑扎 (3)根接 用树根作砧木,将接穗直接接在根上。各种枝接法均可采用。根据接穗与根砧的粗度不同,可以正接,即在根砧上切接口;也可倒接,即将根砧按接穗的削法切削,在接穗上进行嫁接。 根接 1.正接 2.倒接 6、嫁接后的管理 (1)检查成活、解除绑缚物及补接 (2)剪砧、抹芽、除蘖 (3)立支柱 (4)、田间管理(与播种苗同)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园林苗圃中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叙述了营养繁殖材料的选择、培育途径和方法;重点论述了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等五种常用技术,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无性繁殖的基础理论。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